- ·上一篇文章:2018年国考行测考情分析(2018年公务员国考行测真题)
- ·下一篇文章: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招聘信息(安徽省人才服务中心官网电话)
思维知识揭秘图片(思维 知识)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普通心理学学习的认知基础这一模块,最难理解的是思维这一节,这一节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困难,往往在学习完之后学生总是不知所云,做题的时候不得其解。错误率比较高。因此,下面将结合命题的考点对思维这一节的知识进行梳理。在对历年考试真题进行分析,发现考试命题多以思维的分类、思维的品质、创造性思维为主。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记忆等其他的认知过程,它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反映,是认知过程的核心。同时,思维具有两个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特征在考试中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题干给出例子,考生去选择题干的例子属于思维的间接性还是概括性。
思维的间接性指人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些不能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进程。换句话说,由于不能直观感知,我们必须凭借中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思维的间接性。例如,内科医生不能直接看到病人体内各种脏器的病变,却能通过听诊、化验、切脉、量体温、量血压,以及利用各种医疗器械为中介,经过思维加工间接地判断。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思维的概括性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第二,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例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都是思维概括性的反映。
二、思维的分类
思维的分类是这一节命题最多的考点,因此考生需要深入理解。
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不同,将思维分为感知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类别 | 凭借物 | 特点 | 例子 |
感知动作思维(3岁前) | 实际动作 | 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 | 儿童骑在椅子上时,说“开汽车了”
灯泡不亮了,检查钨丝、保险丝、线路等,找出原因
|
具体形象思维(3-7岁) | 具体形象 | 思维活动受具体知觉情景的影响 | 1计算3+4,脑子里面浮现3个苹果加4个苹果。
|
抽象逻辑思维(7岁后) | 概念判断推理 | 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是人类最基本也是运用最广泛的思维方式。 | 数学定律证明、科学假设提出、文章中心思想等。 |
【三者的关系】
1.在个体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三个发展阶段,其过程大致是:3岁以前是动作思维时期;3-7岁是形象思维时期;7岁以后进入抽象思维时期。
2.后一种思维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前一种思维的消失,在成年期这三种思维都可以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在成年人身上这三种思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并无高低之分,只是根据不同的任务而采取相应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的其他分类形式
分类标准 | 类型 | 特点 | 例子 |
思维活动的 探索方向 | 集中性思维 | 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 A>B,A<C,C<D,其结果必然是B<D |
发散性思维 |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
| 儿童列举纽扣的用途 | |
思维活动
| 常规性思维 | 用常规的方法,固定的模式,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 用学过的方法解题 |
创造性思维 | 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独创性的思维。
| 科学发明 | |
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 分析思维 | 有根据地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
| 写文章、解决问题 |
直觉思维 | 没有经过充分的逻辑推理就得出结论的思维,具体表现为直觉和灵感。
| 第六感 | |
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 | 经验思维 | 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 鸟是会飞的动物 |
理论思维 | 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 用杠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
【真题回顾】
1.“一题多解”属于(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式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2.用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 )。
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抽象思维 D.模仿思维
答案:B
3..学前儿童一边摆积木,一边自言自语 “摆的是大桥”“摆的是铁路”这种思维属于( )。
A.集中思维 B.形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C
三、思维的品质
思维品质 | 相反品质 | 特点 |
广阔性(广度) | 狭隘性 | 全面思考,多方面 |
深刻性(深度) | 肤浅性 | 透过表面看本质 |
敏捷性(速度) | 迟钝性 |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灵活性(随机应变) | 顽固性 | 教育机智、举一反三 |
独立性(不依赖) | 依赖性 | 不受暗示和干扰 |
批判性 | 盲从性 | 不迷信权威,有主见 |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