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招考职位表

    人与水和谐相处(人和水和谐共生)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17:09:48

    [权威论述]

    科学治水,既要治理好水患,也要注重生态保护,既要实现水安全,也要实现综合治理。——习近平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

    [内涵]

    人水和谐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协调的状态,使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从人水和谐的概念可以看出,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水系统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断改善;

    二是人文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是水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保障,人类主动采取一些改善水系统健康,协调人和水关系的措施。

    简单来说,就是在观念上,要牢固树立人文系统与水系统和谐相处的思想;在思路上,要从单纯的就水论水、就水治水向追求人文系统的发展与水系统的健康相结合的转变;在行为上,要正确处理水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重要性]

    水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生命的运动过程,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础功能。从广义的生命概念和生命运动的特征来看,水也是有生命的,重新认识人类与水的关系,谋求人与水和谐相处,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水是哺育万物的绿色生命。水昼夜不停地流动,辗转腾挪、挟沙带土、移山填海,以一种巨大的力量维持了生态环境和能量交换的总体平衡,源源不断地为生命共同体提供着营养,大千世界因河流的存在而充满生机。

    水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摇篮。在大河流域,通过洪水周期性泛滥和人类先民引水灌溉,形成了早期的农业生产,并进而诞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和社会分工。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的7000年文化,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成为“永恒的涅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被誉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奔腾不息的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华夏文明。

    水的奔腾不息,触发了中外哲人哲学灵感。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从河流的流动性角度提出了事物变化的原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面对大河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对永恒的追求和向往。管子在其《水地篇》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意思是说,水是孕育万物、滋养万物之根基,人世间的真善美、假恶丑都产生于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河出图,洛出书”现象,曾经启发了先哲的深入思考,构成了古典哲学思维的原始向往及执著追求,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早的宇宙意识。

    富有声色的水自然景观,激发了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怀。从中国古代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到现代的《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从欧洲的《蓝色的多瑙河》《伏尔加船夫曲》到北美的《红河谷》《老人河》,河流无一例外成为文学艺术审美创作的重要源泉。浩荡的巨川,湍急的洪水,柔美的溪流,神奇的峡谷,河流以千姿百态的面貌成为文化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成为人们想象力的起点、抒怀言志的渊薮和人与宿命搏斗的见证者,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原初价值。

    [对策措施]

    坚持以人为本。在不造成水系统严重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基本生活用水的需要;在发生洪涝灾害时,优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人水和谐相处。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其可承受范围之内;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各用水户之间的用水需求和供水水源的供水潜力。提倡将一切问题纳入“人水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系统论的理论方法研究水问题。

    以文化的力量构建水生态文明。人类应通过文化同化的力量,遏制自身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扩张,担负起保护河流水资源的职责,增强社会公众的水忧患意识、水环境意识和水法制意识,构建基于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新型价值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水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探索河流治理开发新模式。每一条河流的承载力都是有限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河流水资源供需平衡为基本条件,确定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以保持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目前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洪水灾害四大问题相互作用的多重水危机,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模式,不少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水权分配、改革水价和创新财税政策等法律政策取向,加强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致力于促进水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我国也通过对传统治水思路的反思,提出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转变为强调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新思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构建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依照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的要求,考虑各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及相关的生态环境状况,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