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招考职位表

    吴中四士指哪些(吴中四士指哪四位)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03:41:40

    【导读】

    历史上这种“大神四人组”有很多,例如永嘉四灵、初唐四杰、弘正四杰、文章四友、苏门四学士、元曲四大家等等,不一而足。而江南吴中(苏州)这一个地方的三大组合:吴中四才子、吴中四杰和吴中四士。因为这几个组合都在一处,且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别,最容易混淆,接下来主要说一下吴中四士,吴中四士是指张旭、张若虚、贺知章和包融。

    1.张旭

    张旭,唐著名书法家,诗人,字伯高,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初为常熟尉,后任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他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亦能诗,长于七绝。所存六首写景之作意境清丽深幽,别具一格。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2.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人都以吴越名士,扬名京都。张若虚在唐中宗时以“文词俊秀”闻名长安。《全唐诗》存其诗仅二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成就一般;一首《春江花月夜》却独具特色,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3.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曾与张旭、崔宗硅《海录碎事》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交往甚密,又为姻亲,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贺知章以草书名世,其代表作品就是《孝经》了,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

    4.包融

    包融,生卒年不详,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诗集。包融仅存诗八首,载《全唐诗》里。

    在初、盛唐之交,张旭、张若虚、贺知章和包融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古时这一带属吴郡,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