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如何穿衣服(公务员面试穿搭技巧)
- ·下一篇文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依据(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情感认同的作用(情感认同的定义)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阅读本文对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能力培养和申论热点把握有一定的帮助和促进。
【背景链接】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情感在人类道德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角色,情感认同在道德动机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道德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必然存在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着力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需要经历由“知”到“情”再到“行”的转化过程,其中情感认同是关键。
【综合分析】
认同,简单而言,就是认可、同意、接受的意思,是一种满足个人归属感的心理机制,是个体潜意识地对某一对象的认可、模仿过程。从心理学上讲,认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将外在的理念、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心理过程。而价值认同,是人们对某类价值观念的认可,并形成产生相应行为的过程。价值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基本内容,而情感认同又是实现价值认同关键,二者常常合二为一,没有情感认同,就没有真正的价值认同。我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其要旨在于通过情感的方式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从而达到具体践行的目的。
价值观认同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认知经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观念到行为的连续推进过程。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价值观认同不仅要对认同什么价值观、为什么要认同、究竟如何认同等问题有基本的理性认知,更需要价值主体在价值活动中拥有丰富的个体和群体情感体验。因为从微观层面来看,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的存在与个体的人的存在密切相关,一个人的情感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的存在范畴;而从宏观层面来看,情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情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人类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成的承担者。这就决定了,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民族整体意志所表达的价值追求必须反映广大民众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行之有效又必须转化为人们广泛的情感认同。只有在这种情感的互通、互动中,才能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情感认同能增进核心价值观的亲近感。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行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规约过渡到内在自觉。要想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我们要让人们真切地领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所观照的“人之情理,德之心性”。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并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理论,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织同构,凝结着我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种情理交融的价值追求,折射在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实践中,甚至与全社会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这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道德个体现实生活的土壤,精准而真切地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诉求。
情感认同能提升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别林斯基认为“感情是先于知识的,谁没有道德的感情谁就不懂得道德”。只有我们对生活世界中的道德要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才能充分实现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践履。换而言之,情感认同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履意义重大。因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倾向深受其内在的主观意识所影响,而这种主观意识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道德主体对普遍奉行的道德规范的认可程度,即道德情感的认同度,自由、平等、公正等观念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主流价值或者说是普遍诉求,为我们的现代生活提供了价值框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被人类社会普遍视为个体美德加以推崇。这样的普遍认同在道德主体实践的道德世界中强化了社会成员的一致性,实现了深层次的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能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核心价值观引领着我国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图景。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能最大程度地的激发出每一个中国人对于“中国梦”实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深刻感知“中国梦”实现的应然性、神圣性。我们通过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共识中汲取精神力量,摒弃“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意识,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参与意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视野投身于中国蓬勃发展的历史洪流之中。由此,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战略目标内容将所有关心国家前途的中华儿女联合起来,形成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战略联盟。
【参考对策】
首先,学校教育应形成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机制。在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有较强的可塑性。我们在学校教育时应根据学习规律增加国民教育的内涵,让他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由知生情。这对于国家情感认同与国民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考虑让富含文化沉淀的中国古典文献如四书五经、先秦诸子散文、六朝与唐宋文选、宋明理学、历代家训家书、四大名著中的更多内容选入教材。在教育形式上可采取讲故事、诵读古文、古诗等,让学生解除对传统文化的神秘感,从而领会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而产生敬畏感、使命感和认同感,从而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
其次,社会教育应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方位覆盖。通过理论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这些极度感染力的宣传方式形式直观,且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让全体社会形成情感共鸣。
最后,核心价值观的人文教化要实现“最后一公里教育”。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走进家庭、社区、街道、乡村、校园、企业、机关、军营,以这种全方位,、广覆盖,、深推进的人文教育方式让全体社会成员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触发全体社会成员的情感认同。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