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招考职位表

    电力能源战略题库(2020年电力能源与战略)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06:18:53

    能源战略思路

    一、能源问题的复杂性

    (1)综合性: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能源的发展设计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消费习惯、生态环境、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

    (2)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各不相同。

    (3)长期性:自人类社会诞生至今,能源问题就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4)不确定性:回顾历史可以看出,能源发展历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既可能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或重大发现,也可能是政策法规的重大调整与变更,抑或是某次偶然的事故或危机。

    二、大能源观

    所谓大能源观,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来看,就是统筹考虑能源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外交等方面的关系;统筹考虑满足能源需求、保护生态环境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统筹考虑国际、国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考虑煤、水、电、油、气、核等各种能源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能源开发、输送、消费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三、能源问题解决思路

    (1)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能源现代化道路(①推动能源结构由高碳型转向低碳型;②推动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高效型;③推动能源配置由就地平衡型转向大范围优化配置型;④推动能源供应由国内资源保障型转向国际国内资源统筹利用保障型;⑤推动能源服务由单向供给型转向智能互动型);

    (3)推进国际竞争格局转变,营造相对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

    (4)三个转变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领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保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方式转变对国际竞争格局转变提出了要求,国际竞争格局转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支撑)。

    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1)坚持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

    (2)坚持传统能源开发与新能源开发并举,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低碳化;

    (3)坚持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构建内外互补的能源供应格局;

    (4)坚持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促进能源大范围高效配置;

    (5)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激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能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煤、水、电、油、气、核等各个品种及其开发、转换、输送、储存、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电能在能源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我国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

    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是指制定实施能源战略、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更立足我国煤炭储量大、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顺应全球能源发展趋势,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把电力作为一次能源转换利用的重要方向,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基础平台,把提高电气化水平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根本举措,通过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一次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合理布局,促进能源结构和输送格局的优化调整,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供应压力和生态环保压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

    六、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的意义

    (1)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①满足能源需求取药重视电力发展;②实现煤炭高效开发利用需要优化发展煤电;③缓解石油供应压力需要发展电能替代。)

    (2)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①清洁能源需要转变成电力使用;②电力行业是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

    (3)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①电力是经济效率最高的能源品种;②提高电气化水平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

    (4)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①电力发展影响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②电力发展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关键;③电力安全出现问题波及面广、影响大。)

    七、电力发展的核心任务

    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所谓“一特四大”战略,是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空中能源通道建设,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高效开发,实行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保障。

    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意义

    (1)保证电力供应的需要;

    (2)集约化开发能源资源的需要;

    (3)优化能源输送格局的需要;

    (4)提高能源配置效率的需要;

    (5)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九、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

    (1)发展特高压电网是大型电源基地建设的前提与保障(相对来说,以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直流为主构成的电网存在远距离输电能力不足、跨大区联网能力和效益有限、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电源大规模集约开发、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现实需要,必须发展电压等级更高、资源配置能力更强的特高压电网。)

    (2)发展特高压电网能够充分发挥特高压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的优势(与现有500千伏输电相比,特高压输电在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从交流输电看,1000千伏交流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的4~5倍,经济输电距离约为500千伏交流的3倍,线路损耗率为500千伏交流的1/4~1/3,单位走廊宽度的输送容量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2.5~3.1倍。从直流输电看,±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输电能力分别是±500千伏直流的2.3、2.9倍,±800千伏直流经济输电距离约为±500千伏直流的2.7倍,线路电阻损耗是±500千伏直流的2/5,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约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1.6倍。发展特高压电网可以克服500千伏电网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的不足,促进电力工业安全发展、节约发展、高效发展。)

    (3)发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构建结构坚强、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能源配置平台(一个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智能化技术覆盖各个环节的坚强智能电网,不仅仅是电能输送的载体,而且是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强大能源资源配置功能的智能化的基础平台。随着与互联网、电视网、广播网等网络全面融合,坚强智能电网的功能定位还将进一步向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的方向升级,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

    (4)发展特高压电网可以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周边国家具有丰富的煤炭、水能等能源资源,具备开展跨国输电的潜力,输电距离远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特高压输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