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大作文写法技巧(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格式)
- ·下一篇文章:申论刷题(刷申论的app)
马哲的唯物史观(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是相对于唯心史观而言的一种历史观,那么历史观基本问题是什么?这也就是考试中常出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简要如下: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要由之前计划生育转变为现在单独二胎;为什么80年代结婚三大件会变成现在的三金;为什么不同时期的领导人都会适应时代而提出新的理论,都是因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其中正确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错误的社会意识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想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要坚持马列毛邓三科的正确指导思想,为什么要大力反腐扫黄,去破除这些封建不良思想,皆因社会意识会对社会存在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例】中共江苏省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我们必须传承好江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培育与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期江苏精神。蕴含哲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性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江苏精神作为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率先实现现代化有促进作用,故答案选D。
二、社会发展基本矛盾
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之间的矛盾。这四者一个推一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正因如此,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进而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等等。
我们国家要到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性国家,并最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我们国家发展的三大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对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哲学原理的应用。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
既然是历史观,那么历史如何而来?唯物史观明确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决定力量。而与此相对唯心史观则把少部分英雄领袖神化了,过分夸大了少部分人作用。
群众观点,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让全党学习的一个重要点,可以说共产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其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与人民群众保持了血肉联系;正因如此,古有孟子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今有习近平提: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而李克强总理也明确提出当前的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