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马哲测试题(马哲考试题型)
- ·下一篇文章:申论写作经常用到的几种开头方法(申论写作经常用到的几种开头方式)
重视生态环境工作(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背景链接】
近日,生态环境部“两微”发布消息称,汕头市“四大班子”成员住到了被严重污染的练江边上。今年6月中旬,中央环保第五督察组曾就练江的污染整治专门到汕头等地督察。督察发现,对于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留下的13个整改项目,汕头市一个都没有按时、按要求完成整改;在汕头“回头看”时所看过的河流均是又黑又臭。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建议汕头市领导们住到老百姓旁边,直到水不黑不臭。
练江污染与当地产业结构密不可分。汕头“两潮”地区,各个村镇几乎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典型的如潮南区“电子垃圾之都”贵屿镇的电子拆解行业、“中国内衣名镇”潮阳区谷饶镇的纺织印染行业。这些行业如果不经过环保处理势必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三废”。治理练江污染并非易事,非刮骨疗毒、经历阵痛才有可能浴火重生。也因此,汕头市“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在江边办公,比起查数据、听汇报来得直观得多;也只有领导像民众一样,瞧着、闻着、慌着、气着,他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真正下决心治污。治污既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所指。
来源及作者:人民网、新京报孟然
【题目预测】
近日,生态环境部“两微”发布消息称,汕头市“四大班子”成员住到了被严重污染的练江边上。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支持,有人却认为这样不能解决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环保整治任务无法达标,反映出的是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不达标,侧面也是说明领导班子对环保工作的不重视。对此,生态环境部门要求领导班子住在被污染的江边是让其感同身受,提高重视。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治理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事情,立竿见影也不现实,提升治理能力才是根本。
生态环境部门要求领导驻点练江的要求很明确,是以整治结果为衡量,不消除污染水质不收兵。这是一种决心,是对污染宣战的坚定态度。将汕头治污不力“晒”在公众面前。汕头市的领导们在面子上挂不住,“被”派驻到污水畔办公,这是督促领导干部的第一步。这样领导干部们才能把环境保护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唯GDP论的政绩观念抛在脑后,
但是,我们也得认识到,有些问题不是有信念有态度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有方法。
至于用什么方法改善水质,无疑考验着领导们的工作能力。一些地方不愿意放弃污染企业生产的GDP,无法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问题是也现实存在的。所以关停重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需要的不仅仅是决心,还要寻找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综上所述,让领导班子入驻江边治理污染是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但是后续结果如何,还需要一些时间的检验。
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方式也只是希望领导班子能化压力为动力,走好绿色发展的每一步。一方面:环境治理需要铁手腕。要加大监督和处罚,把新环保法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需要创新、人才、技术,带动行业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政府必须做好政策上的扶持,加大政策或财政方面的支持。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