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招考信息 > 招考职位表

    突破固定模式的设计(突破固定思维举例)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3 19:24:00

    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中的数学运算一直是广大考生朋友非常头疼的问题,常感觉无处下手,头脑中根本就没有解题思路。其实,考试中的这一部分题目运算过程比较简单,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但要求思路灵活、能找全题目中的所有可用条件、并能熟练运用各数量间关系。这些题目可以分为很多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固定的、可套用的解题方法。我们将其一一总结出来,并加以细致分析,最后熟练掌握之后,在考试中就可以顺利解答了。数学运算中解题思路最广、方法最灵活的就是行程问题了。

    行程问题基础知识<?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相离)路程

    追及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

    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我们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恩能够提高我们的解题速度和能力。

    1

    甲、乙两人联系跑步,若让乙先跑<?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2米,则甲经6秒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秒,则甲要5秒追上乙,如果乙先跑9秒,甲再追乙,那么10秒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A.15 B.20 C.25 D.30

    【答案】C。解析:甲乙的速度差为12÷6=2米/秒,则乙的速度为2×5÷2=5米/秒,如果乙先跑9秒,甲再追乙,那么10秒后,两人相距5×9-2×10=25米

    例2

    兄弟两人早晨6时20分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哥哥每分钟行100米,弟弟每分钟行60米,哥哥到达学校后休息5分钟,突然发现学具忘带了,立即返回,中途碰到弟弟,这时是7时15分。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A.3500 B.3750 C.4150 D.4250

    【答案】C。解析:哥哥50分钟走一个来回,弟弟55分钟走一个来回,故一个单程为(100×50+60×55)÷2=4150米

    例3

    一艘轮船从河的上游甲港顺流到达下游的丙港,然后调头逆流向上到达中游的乙港,共用了12小时。已知这条轮船的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从甲港到乙港相距18千米。则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 )

    A.44千米 B.48千米 C.30千米 D.36千米

    【答案】A。解析: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又顺流速度=2×逆流速度,可知顺流速度=4×水流速度=8千米/时,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4千米/时。设甲、丙两港间距离为X千米,可列方程X÷8+(X-18)÷4=12 解得X=44。

    深刻理解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巧妙解题

    速度的单位一般为米/秒、米/分、千米/时等,代表的是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代表的是一种线性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这里应注意单位时间其实是可以人为规定的,相当于方程里面设未知数为X,那么路程和速度也相对的被人为规定了,比如某人在一段时间内走过了10千米,那么他在10倍这段时间内就走过了100千米。能够灵活的运用这种关系,对于理解题目和简化计算过程都非常有好处。以下题为例:

    一只游轮从甲港顺流而下到乙港,马上又逆水返回甲港,共用8小时,顺水每小时比逆水每小时多行12千米,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30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A.72 B.60 C.55 D.48

    解析:在这个题目中出现了“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行30千米”,把4个小时的路程作为了一个标准路程,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呢这句话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前4个小时走过的路程和后4个小时走过的路程都代表了什么。画路程图如下,BC=CD。

    610)this.style.width=61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

    众所周知,船在顺水中的速度一定大于在逆水中的速度,那么在整个行程的8个小时中,前4个小时一定是该船顺水到达乙港后,又逆水走了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即前4个小时走过了AB+BC,后4个小时就只是逆水到达甲港所用的时间,即后4个小时走过了CA。现在将两段路程相减,AB+BC-CA=AB-DA=30公里。此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AB为顺水走过的路程,DA呢?是否等于在相同时间内逆水走过的路程?当然答案是肯定的。由AB-CD=30,我们就可以求出顺水行驶过AB的时间为30÷12=2.5小时,那么逆水行驶了8-2.5=5.5小时。又AB-DA=BD=30公里,那么逆水的速度也可以求得,30÷(8-2.5-2.5)=10公里,则甲、乙两港相距10×5.5=55公里,此题选择C。

    希望通过这道例题,可以让大家了解到“在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在行程问题中的重要性。并能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灵活运用这种关系,横扫行程问题。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分论点扩充模板(申论作文扩句技巧)    作者:admin

       申发论述能力,即广大考生一致认为很难的申论大作文书写。不论是国考和省考,这都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而大作文除去整体的确定立意之外,大多考生更关注如何填充有效丰富的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妙招一式,为考生上岸助力。一、基本了解大作文除去开头和


      第2篇    无障碍地图是什么(无障碍出行地图)    作者:admin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


      第3篇    三段论的试题(三段论例题公务员)    作者:admin

       在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为各位考生更好地备战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为大家以真题为例,进行解读。三段论包含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其中两个前提中提及3个概念,其中一个为出现了两次


      第4篇    关于改革开放问题(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    作者:admin

       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职测备考知识及备考技巧,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水平,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国内背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际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


      第5篇    旅游打假人(打假人士)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问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提高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材料】游客卧底式打假,旅游不看风景,只收集旅行社违规证据,事后向旅游部门投诉拿赔偿……近期,沈阳出现了一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