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事业单位面试答题框架(事业单位面试侧重点)
- ·下一篇文章:事业单位考试民法题库(事业单位民法典考试真题)
免费公交政策利弊(免费公交政策)
导语: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在此,中公教育申论频道推出【跟着大咖学写作】栏目,会定期更新我们精挑细选的优秀大家手笔,供考生背诵学习之用。文章中的红字考生可以着重背诵,化为己用。
原标题:10年免费公交车 不一样的惠民服务
免费公交车,既不能一窝蜂地盲目复制,也不能想当然地“一棍子打死”。
2008年7月1日,湖南常宁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免费公交车的城市。10年过去,尽管实际运营成本增加,免费的线路没有增加,但仍在坚持。常宁市公共交通道路运输管理处主任刘建国说:“现在(免费公交线路)还是3条,想再开通线路就有点困难,刚开通时免费公交线路大概七八公里,现在是10多公里。”(红星新闻11月12日)
常宁的免费公交车,从实施第一天起就伴随着争议。赞成者认为这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反对者则认为完全依靠财政埋单,“免费午餐”模式将难以为继。现在看来,尽管免费公交没有扩容,但依然在坚持,甚至线路有所延长,这足以证明其并非昙花一现。
事实上,过去10年间,免费公交模式在国内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先后有70多个城市派人到常宁学习和考察免费公交。一些城市推出了特定线路的免费公交,将之发展为特色旅游线路;一些城市在特定时期实施公交免费乘坐政策,如河北衡水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曾实施市区公交车免费乘坐的措施,今年又延续了该政策;还有一些城市则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可实行免费换乘公交车。这都是“免费公交”概念的延伸和运用。
“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这是一谈到免费公共产品时,不少人下意识的反应。其实,“免费公交”模式是否可行,必须根据具体情境判断。显然,动辄人口达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大城市,免费公交会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未必能够与投入相匹配。这也是目前实行免费公交的多在县域,而极少有大城市尝试的重要原因。
以常宁为例,作为资源型城市,其本身财政实力不算差,每年数百万元的运营成本,不至于造成太重的财政负担。另外,免费公交在试行过程中也经历着微调的过程,如最开始是一律免费,后面则新增了收费公交。由于收费公交有空调,相对免费公交的乘车体验更好,既给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也避免造成免费公交的不堪重负。
免费公交,既不能一窝蜂地盲目复制,也不能想当然地“一棍子打死”。常宁的例子具有双重现实启示意义。
其一,无论是为了惠民,还是倡导环保出行,城市公共交通在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方面,其可供挖掘的潜力还很大。虽然不一定都要免费,但像规定时间内免费换乘等措施,是完全可以考虑的。这其实也是经济杠杆的运用。至于免费方式和成本控制,也可以因地制宜。如上海就取消了自2009年实施的70岁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及地铁政策,改为向65岁以上老人发放老年综合津贴。这不仅利于让老年人结合个人情况理性出行,还有效地调节了客流,降低了“免费”的社会成本。
其二,常宁的免费公交,不仅在当地受到市民称赞,对外也成了常宁的一张城市名片。这表明每个城市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找到自己的惠民之道和城市名片。中国目前有300多个地级市、近3000个县,各地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发展模式存在趋同性。而常宁的免费公交,神木的免费医疗和教育,都展示了创新空间是存在的。再比如,最近安徽芜湖给网约车松绑,在全国率先打造出网约车管理的“芜湖模式”,同样实现了惠民和城市形象升级的双赢。
常宁免费公交模式在争议中能够坚持10年,其价值不止于示范了小城市“免费公交”的玩法,更以实际行动证明:不同城市在惠民和管理上完全可以走出“不一样的路”。
朱昌俊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