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09年吉林省考申论(2014吉林省申论)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男生着装要求(公务员面试服装男生搭配技巧)
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如何倡导绿色生活)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答题水平,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特别推荐热点解读:“倡导和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背景链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如果说“生产方式绿色化”是国家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的话,那么“生活方式绿色化”强调的则是公众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在日常生活的行为养成上,一定要有与时俱进的绿色生活新理念。
【公考角度解读】
[权威论述]
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习近平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习近平
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习近平
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习近平
[原因分析]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承载力有限。近年来,随着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与此同时,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还未形成,加剧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促进绿色消费,既是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
[意义]
一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之需。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发展,早已成为共识。当前,国家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升,这既为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也进一步促使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有利于减少资源严重浪费与过度消费现象,有利于遏制攀比性、炫耀性、浪费性行为日益增长,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二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广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而且需要公众自下而上形成绿色生活新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努力。每个人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累加起来就会取得显著的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成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绿色消费可以倒逼厂商不断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大众在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物品回收等方面自觉承担义务,可以有效促进绿色发展。
三是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和中华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健康纯粹、简朴有序一直是中国文人雅士所向往和推崇的生活方式。倡导生活方式绿色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积极构建先进生态文化、拓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这既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改善人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又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长久发展,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有利于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生活方式。
[对策措施]
弘扬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消费观念,让绿色生活成为公众自觉自律的行为。理念引领行动。要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普及环境科学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知识,增强全社会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等畸形消费观念和高能量、高消耗、高开支、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社会舆论导向,曝光奢侈浪费等反面事例,宣传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形成爱护自然光荣、勤俭节约光荣、绿色低碳光荣的社会氛围。
积极推进绿色消费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重要标志。要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加大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力度,鼓励公众优先购买节水节电环保产品。消费不仅是生产的终点,更是生产的起点。消费端和需求侧的变革将带动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推动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引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结合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推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推进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绿色回收,大幅减少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完善法规标准政策体系,为生活方式绿色化提供支撑。生活方式绿色化需要法律、经济、科技等手段共同发力。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及节水、节约能源、循环经济促进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将生活方式绿色化要求在法律中固定下来。加快制定修订污染物排放、能耗、水耗等方面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放绩效“领跑者”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环保和能效标识认证制度。推行绿色信贷、绿色税收,加大对绿色产品开发研发、绿色技术推广支持力度。实行保基本、促节约的居民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激励千家万户在践行绿色生活上既力所能及、又有所作为。
构建全民行动体系,形成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强大合力。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人人参与人人建设必将为推动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生活方式绿色化,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去,从拒绝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采购低碳环保产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种一棵树、少抽一支烟,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推广环境友好使者、少开一天车、空调26度、光盘行动等品牌环保公益行动。加强绿色生活信息发布,帮助消费者获取绿色产品信息,为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生活方式绿色化 须人人参与
2.从我做起 推动生活绿色转型
3.让绿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4.绿色生活方式应成为每个人的 “标配”
[精彩开头]
示例一
自古以来,我国对绿色生活就有朴素认识,人们也一直在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活理念。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荀子的“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孟子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宝贵财富。这对当前的生活方式绿色化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示例二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大自然本色之一的“绿色”却被赋予新的含义,如自然、环保、安全、宁静、生机、清新、希望、平静、舒适、生命、青春……等等。绿色,生机勃勃,与生态紧密相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绿色变成一种生活态度,让绿色消费成为生活主张,渗透到城乡的每个角落,“生活方式绿色化”亦应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指南之一。
[精彩结尾]
示例一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共同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使污染排放减下来、环境质量好上去,携手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山青的美好家园,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示例二
我们的生活方式绿色吗?这不仅关乎我们自己,更关系到子孙后代。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索取、享用,更是透支子孙后代的生活资源。当代人要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未来的子孙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依赖于作为先辈的我们。能否自我约束、自我节制,以绿色生活促进绿色发展,考验着最追求“谋及子孙”民族的每一个当代人。
资料来源:
人民日报:大力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 作者 陈吉宁
人民日报: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作者 黄承梁
光明网:“绿色消费”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作者:龙敏飞
人民日报:积极培育绿色消费 作者:邓润平
新华社:以绿色生活推动绿色发展 作者: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