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行测

    丧文化对青年的影响(丧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1 16:31:30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热点《申论热点简单学——“丧文化与青年发展”》,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申论是事业单位考试当中常考的科目。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既需要考生积累足够的素材,又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文笔。这当中,素材的积累更重要一些,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把文章比做一顿饭,素材便是其中的“米”。本文就对“丧文化与青年发展”这个热点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事件背景】

    “碌碌无为红茶”“浪费生命绿茶”“前男友过得比我好果茶”……这份惊世骇俗的菜单,不是网上臆想,而是近期升为“网红”的“丧茶文化”。据报道,“丧茶”拓展的野路子已从网上蔓延至实体店,在西南多个地市当街露脸。

    什么是“丧文化”?提到这个网络热词,不少人可能是一头雾水,但是发在微信上的“马面人身”“悲伤蛙”“长腿咸鱼”等沮丧图像,大家其实并不陌生。这些似乎见怪不怪甚至有几分冷幽默的文化符号,一段时间以来在年轻网民中快速感染、加速扩散,有时代表个体无奈的情绪,更多凸显群体极端、消极、绝望的心态,很值得关切与讨论。

    【产生原因】

    一是“丧文化”遭遇“快车道”。最近这些年,中国的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这些毫无疑问带来了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展示平台。与此同时,生活在高速运转的节奏中,社会转型、职业规划、住房问题、医疗卫生、人际交往,个体的生存面临站稳脚跟和重新定位的问题:在历史与现实的急湍洪流中如何寻找个体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内生的焦虑和涌动的不安需要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和排解,需要在解构和嬉笑怒骂之间缓解释放压力,“丧文化”的流行恰好契合了青年群体抒发孤独感和无力感的现实需要。

    二是“丧文化”遭遇“新青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际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质。通过“丧文化”的典型话语表达来看,内容主要是自黑自嘲和自我批判,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减压的方式。如今的95后和00后同样有自己的语言空间和话语表达方式,不惮于向世界坦露自己的脆弱和无力。与其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好面子”“喝鸡汤”勉力支撑,不妨换个思路直抒胸臆和直面现实。另外,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直面现实甚至对困难准备得充分一点,可以少很多虚妄的幻想,可以更加实际和认真地应对未来。

    三是“丧文化”遭遇“微时代”。“丧文化”肯定不是今天才有,也肯定不是在某个社会环境独特地存在,不过能够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不得不归功于这个以解构和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从“丧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来说,有冷笑话,也有黑色幽默,有长文解构,更有微言微语,有动图表情,也有语录图片,这些多元的手法和呈现方式为新媒体时代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综合分析】

    一是顺其自然,不必过分解读。在有些人看来,“丧文化”不啻于洪水猛兽,甚至认为是“危害年轻人身心健康的精神鸦片”。其实“丧文化”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标签化的一种,给一种现象拟定一个名字,然后再用一个名字来评判很多现象。任何一个时代,总有主流和支流,总有主干和支干,简单的调查采访和社会观察会让我们认识到这种现象更多只是语言表达,不是行为取向,只是部分青年的选择,不是多数青年的认同。因此,面对“丧文化”是否要进行严肃审判值得商榷,是否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也是见仁见智。当年“杀马特”文化流行让很多人莫名惊诧,“火星文”现象流行让人出离愤怒。但是事实证明,青年绝不是“垮掉的一代”。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规律还告诉我们,青年人会因为好玩而加入“小确丧”的传播阵营,往往也会因为这种方式的过气和俗套而转身离开。

    二是因势利导,把脉青年需求。任何一种现象的流行都一定隐含着多种角度的解读,承载多方面的信息。从“丧文化”流行的趋势中我们应该得到一些启发,比如在语言传递方式和表达艺术上,青年不喜欢一板一眼的表达和说教,喜欢出乎意料,喜欢与众不同,喜欢灵动活泼,这就要求我们要丰富表达手段,创新交流方式,要更加适合青年品位和语言表达习惯。比如在人生规划上,既然青年已经通过“丧文化”的方式传递了对这个时代的焦虑和紧张,这就要求我们要围绕青年成长,做好青年服务,尊重教育规律和生命规律,更好地体察青年需求,多多因势利导,做青年的知心人和陪伴者。

    【问题影响】

    言为心声,语言为人所用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的思想和情绪。这种消极的解构的话语在大家的相互比拼相互调侃中,也相互影响着每一个人。

    长期在这样的话语里生活浸润,不免会沾染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对待生活、周边的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群的和谐,都有极大的危害。

    从价值的角度来说,青年人朝气蓬勃,有理想有智慧有力量,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就应该趁年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奉献青春,敢爱敢拼,敢试敢为,与颓废的生活方式绝缘。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青年人率真幽默,憧憬浪漫与美丽,更应在诗歌中汲取素材,从名著中获得养分,爆发青年人所独有的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创造符合时代、符合自身特点的青年用语。

    【对策措施】

    第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小就要鼓励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多实践多尝试,感知生活的乐趣,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困苦。

    第二,学校树人为先,是年轻人思想观念形成的摇篮。若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团队合作,感知自然天地,感知友情亲情,付出努力和辛劳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设更多的心理疏解、辅导的课程,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防止他们走弯路;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排忧解难,在关键时刻为他们送去指导和帮助,舒缓其压力,才能有效防止“丧文化”在青年一代身上滋生蔓延。

    第三,青年要坚定信念,用拼搏精神捍卫青春。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抛却“丧文化”的自我调侃,奋斗才是当代青年更笃定的信念,坚守理想才是青春应有的姿态。这是一个一切付出和努力都会得到回报的社会,只要脚踏实地放手去做,专注而不死板,创新而不妄想,努力过后,定会有出彩青春作为回报。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