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我国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面临的总体形势)
- ·下一篇文章:甘肃省事业单位a类题型分布(甘肃事业单位题型)
申论 新闻(申论公文新闻报道)
新闻类报道,是我们在日常各类形形色色的媒体杂志中最常见的一种公文写作形式。此前,“新闻报道”类题目在往年的考试中从未出现过,突然间见到如此新颖、灵活的公文写作考察,许多考生都无从下笔。“新闻类报道的特有格式是什么?内容要求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充斥着考生的大脑,那现在,跟大家一起看看2017年新疆兵团公务员申论新闻类报道题目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一、常见新闻类文种
新闻消息:消息一般报道事实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须简洁。
新闻通讯: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题材,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
新闻报道:客观还原采访资料和采访现场,开头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新闻专访: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写的报道。
新闻评论: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议论的政论文体。
二、真题案例
来源于2017年国考申论市地试卷
(三)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
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本报讯)××月××日,记者随××考察团来到 B 县,了解到该县立足打造“水
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展开县城水系治理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河”治理恢复“水清”。按照县委提出的“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的思路,B 县于今年 10 月 1 日打响“南河治污战役”,推进北河、梅江河治理,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模式,强化治污方略,将取缔 324 家污染企业,并重视巩固治污成果。
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保障“水活”。通过“三河”治理工程,畅通水流渠道;建设和完善各级水库,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加强对现有水体、水系的保护,促使总水量“脱贫致富”;加大水系修建力度,增加水网密度。
合理开发水上旅游,分享“水美”。通过将城中水系连成一体,组织水上游览线路等举措,打出“水城”名片,发展“周末旅游经济”以及其他第三产业。
B 县县委书记表示:3 年实现“活力水城”的梦想,让 B 县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水生态带来的舒适和愉悦
(一)易错点:
1、新闻类题目的格式书写容易出错,需要熟记于心。
2、注意要点的逻辑性,逻辑性是新闻写作中的关键点。
3、需要注意客观公正还原材料要点,不得加上主观想法的臆测。
(二)新闻类题目的须知点
1、真实性
生活中,大街小巷的报刊亭、各类媒体的简谈访问,都让我们形成了对新闻报道的特有感觉--严肃、死板。的确,新闻类报道作为还原真相的事实依据,要秉持着客观、真实的原则,不能加上任何主观臆测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完整的始末真实的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注意:
(1)材料为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保证还原事实
(2)要点的寻找需要突出其重点性、逻辑性和概括性
(3)整篇文章的结构需要匀称,重点需要在主体部分体现
典型代表文种:所有的新闻写作类题目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
2、客观性
新闻类题目必须遵循“客观性”这个首要原则,客观性就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以客观叙述的写作方式来传播信息的特性。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书写答案时不能再直接引用材料中出现的人物所说的话,而应该以第三人称报道,引述当事人的话,强调可以强调新闻的来源。同时,我们不能采取任何立场,也不能妄自推断材料人物中的任何情绪,需要平衡处理信息。这要求我们在答题中注意:
(1)材料为王,材料有什么写什么
(2)不能妄自揣测材料出现人物的情绪
(3)不得直接引用材料出现人物的话语,而应用第三人称还原,以强调新闻来源
典型代表文种:新闻消息、新闻报道等。
3、分析性
分析性,强调的是我们对于新闻资料内容的把控和判断,在保证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但是分析和评论的内容也必须来自于材料并紧紧围绕着材料,不能引用其他来源于生活中的资料和内容来书写,保证分析合理的同时也必须保证新闻来源的真实性。这要求我们在答题中注意:
(1)材料为王,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
(2)分析和评论要具有辩证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3)观点不应似是而非,应明确详细
典型代表文种:新闻专访、新闻通讯和新闻评论等。
4、新闻格式书写
新闻类题目的格式书写是难点,不同文种有不同的书写格式,一定要牢记书写格式。
(三)新闻类题目答题步骤
1、审题
审题是我们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最重要的步骤,明确答题内容,确定公文文种,才能够按图索骥找到解答思路。
2、答题
在材料中找点新闻事件中需要具备的要素,按照要点先后逻辑性排列组合,保证结构合理、匀称。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贯彻执行题目的命题趋势的题型不断出新,实用性也更强,我们必须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公文写作知识点,才能在公考博弈中获得一席之地。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