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文字推理(推理文字题)
- ·下一篇文章:申论作答之提出对策题作答思路是什么(申论作答之提出对策题作答思路怎么写)
环卫工免费吃饭(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午餐)
【相关背景】
连日来,睢宁县城管局给900多位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的事情,经社交平台传播后,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请环卫工吃免费午餐的睢宁县城管局是在“作秀”,并预测免费午餐将“吃了上顿没下顿”。对此,睢宁县城管局局长助理王伟蔚对澎湃新闻回应称,该局已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把免费午餐这项公益行动持续做下去。(8月14日澎湃新闻)
【媒体言论】
@甘肃日报梁发芾:环卫工人工作辛苦,往往耽误正常用餐,社会对此非常同情关注。有些地方的好心人曾有过提供免费餐饮的举动,但最终都不能长久坚持。这并不难理解,同情归同情,但是免费餐饮需要真金白银,仅有好心还不够。
江苏睢宁县城管局已经有100万元的爱心捐款,无疑是一笔可观的资金,但100万元捐款其实也不多。一餐如按10元计,900多人一天就近1万元,100万元也只够维持100天。所以,免费午餐长期坚持下去,经费保障仍然是较大的挑战。财政兜底固然是不错的办法,但如果没有社会捐款而完全靠财政拨款,则财政的压力显然也不小。
城管局应管好用好每一分捐款,公开所有捐款和使用的数目,让捐款者放心满意,这样才可以取得社会信任,吸引到更多的捐款。当然,对于兜底的财政资金,同样要做到公开透明,一分一厘都向社会有交代。总之,人们的信任才是最管用的长效机制。
@湖北日报网唐继业:睢宁目前的“免费午餐”已经持续了将近一个月,源自全县的“环卫工人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就餐点是免费提供的,有学校食堂,也有企业售楼部,就餐费用则是来自社会爱心人士捐赠。靠爱心支撑的免费午餐能走多远呢?虽然捐赠的企业和个人纷纷表示会坚持下去,但是组织者依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令人感到忧心。如今,睢宁城管局敢承诺免费到底,是因为经过这一个月的时间,这项公益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的社会效益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有了源头活水。
搭建公益事业平台,形成长效机制,离不开政府的源头活水,也离不开社会的爱心和监督。单靠政府,资金筹不足,监督不透明;单靠社会和个人,力量分散无组织,形成合力较为困难。睢宁县将二者结合,一方面,广泛宣传环卫工人免费午餐公益活动,打造了“诚信捐款、透明使用”的平台,构建了长效机制的群众基础和监督力量,是为“活”;另一方面,将公益事业纳入招标加分,鼓励企业单位参与,同时政府也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免费午餐行动,解决了资金筹措的大头,是为“久”。由政府牵头,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纳入平台之中,以第三方平台的方式做公益,将公益事业做“活”做“久”。
公益和慈善虽然分属不同,但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现今我国慈善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单兵作战难免独木难支,以慈善为契机,形成初具规模的社会效益,再引入政府力量,将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相结合,既减小了政府试错成本,也发挥了慈善的市场机制效益,将政府和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做“活”做“久”。这种方式,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来说,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长江网胡建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免费午餐的资金是由爱心人士捐赠来的。这位城管局局长助理表示,以后如遇资金短缺状况,该县财政也将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如果需要财政拨款,那可能不是这位局长助理能说了算的。这种专项资金拨款,需要符合规范,也可能需要人大批准。不是某个部门想要就能要的,也不是财政部门想拨就能拨的。
再说,城管部门领导班子也会过几年进行一次调整,这一届领导班子决定的事情,不能强行要求下一届班子必须去干。再说,靠捐款来维持给环卫工提供免费午餐也不是长久之际。刚开始,有关单位出于对环卫工的同情,看在城管局的面上,捐一些款是很自然的事,但老是让他们捐可能就不太合适了,这毕竟不是受了大灾大难。以前很多地方的政府部门也请餐馆等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等,但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热闹了一阵子后,渐渐被淡化了,有的餐馆甚至对环卫工人冷言冷语,有的店主还“甩脸色”,饭还没吃,已经被“气饱”了,弄得环卫工人一点尊严也没有,宁愿自己掏钱也不愿去吃这种受气的“白食”。
睢宁县城管局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确实是件好事,但一定要慎重考虑,周密安排,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不但让环卫工人扫心,更让民众失望,更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声誉。当然,城管部门既要让环卫工人吃到免费午餐,更要就近用餐。现在,睢宁县准备安排四个用餐点,由于环卫工人比较分散,而且有900多人,人数相对比较多,分散在四个用餐点可能会影响这些学校和单位的正常用餐。城管部门可以按照规定标准印刷成餐券,让环卫工人拿着餐券自由选择就餐点就餐,就餐点到月底凭餐券与有关部门结算,这样不仅把钱用得更合理,而且可以提高就餐点的服务质量。总之,“环卫工午餐免费到底”是不是说话算数,还会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
@东方网武西奇:平心而论,一份5元标准的免费午餐虽不敢说吃得有多好,但至少给环卫工省下了一顿饭钱,怎么说也是一种人文关怀。这样一件大好事,为何被网友贴上了作秀标签?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信任上。毕竟,书记扫大街、市长捡垃圾等“偶遇”事件一再上演,老百姓早成了“老不信”。如此语境下,他们看到睢宁县城管局请环卫工人免费吃午餐,自然会习惯性地问一句:这是不是在作秀?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如今,睢宁县城管局已表明了态度“将免费午餐进行到底”。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句给力的回应。按照这个方向努力,真正想环卫工所想、急环卫工所急,把惠及环卫工的好事办好,作秀质疑也就不攻自破了。反之,表态过后没了行动,上了媒体不见下文,免费午餐不过是一场政绩秀罢了。
环卫工被誉为城市的美容师,他们起早贪黑地维护着城市的清洁,可以说十分辛苦。政府部门请环卫工吃免费午餐,是公众最为乐见的善政。至于会不会像网友预测的“吃了上顿没下顿”,当然要由时间来检验。笔者真心希望,当地政府“将免费午餐进行到底”能经得起检验,别把这项公益活动搞成了半拉子工程。
【参考解析】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城市的干净、整洁、美丽是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用辛勤汗水与一身脏换来的。同时,环卫工人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需要重点关注的特殊人群。众所周知,环卫工人一般年龄偏大,年老体弱,主要靠从事城市环卫工作来谋生。环卫工作很辛苦,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工资很低。
如今,睢宁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午餐,不仅是对公益事业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对环卫工人的人性化关怀,此举让人拍手称快,但一定要慎重考虑,周密安排,如果不能坚持下去,不但让环卫工人扫心,更让民众失望,更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声誉。当然,城管部门既要让环卫工人吃到免费午餐,更要就近用餐。
说到底,请环卫工人吃午餐,不仅可以解决其温饱问题,还能让大家感觉到温暖,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当然,这样的公益活动还需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其中,让环卫工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关怀。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