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政法干警申论真题(政法队伍的三个大考)
- ·下一篇文章:城市建设中的有与无申论范文(浅谈城市建设的有与无)
静音车厢是什么(静音车厢的利弊知乎)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答题水平,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特别推荐热点解读“‘静音车厢’”。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热点链接】
1. 近日, 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宣布, 今年底前京沪高铁将推出 “静音车厢”, 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 旅客通过12306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 “静音车厢”, 消息一出, 立即引发广泛关注, 受到公众欢迎。
2.2020年10月 23日记者从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获悉, 京沪高铁在推出“静音车厢” 及计次季票等新型票制产品系列服务新举措的同时, 将同步实施灵活折扣、 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 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更好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需求。
3. “静音车厢” 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 2012年, 澳大利亚悉尼在公共交通线路上推出了 “静音车厢” 服务, 乘客在该车厢内需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干脆关闭掉。2018 年, 青岛公交也曾有意打造 “静音车厢”, 只不过形式是发放共享耳机, 想法和行动也仅限于热心驾驶员自己, 并没有制度化。
【公考角度解读】
1. 背景
京沪高铁自 2011 年开通运营以来, 客流需求旺盛, 人员往来密集。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京沪高铁公司将以上市为动力, 深化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 开行智能型升级版复兴号, 推出多个服务新举措,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出行旅客对乘车环境要求提高、 铁路运输发展逐渐趋向的精细化和人性化服务、 国际以及国内多次提出静音车厢概念等。 明确静音车厢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是乘客乘坐体验要求不断提高的体现。 这种车厢可为旅客提供更加安静舒适的旅行环境, 愿意遵守相应行为规范的旅客, 通过112306 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 “静音车厢”。
2. 问题
(1) “静音车厢” 的 “静音” 标准难以界定。 静音到底静到什么程度? 手机要不要调成震动? 旅客突然要打长途电话怎么办? 睡觉打呼噜的怎么办? 静音不等于完全不能说话, 而是说话音量尽量控制, 而这个控制的范围没有明确标准。
(2) 若 “静音车厢 “出现空座使得高铁座位不能高效利用。 静音车厢的售票价格高于普通车票价格, 导致售卖率不高而出现空座, 这些空座该如何有效利用, 如果让普通乘客乘坐则失去设置静音车厢的意义, 若座位空着则会浪费资源。
(3) 售票规则不完善导致一票难求等情况出现。
3. 意义
(1) “静音车厢” 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许多旅客差异化的需求。 “静音车厢” 将特别喜欢安静的旅客分流到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中, 满足他们个性化需求, 有效改善和提升部分乘客的乘车体验, 为有需要的乘客创造更好的乘车环境, 也减少了旅客之间发生摩擦和纠纷的概率。
(2) ” 静音车厢” 彰显了人性化理念。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 “乘客至上 “ ” 舒服至上 “的理念深入人心, 静音车厢即使在细节方面还存在值得斟酌之处, 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们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必然会受到很多旅客的青睐。
(3) ” 静音车厢” 是公民素质的试金石。 选择静音车厢意味要乘客自觉遵守其规则, 这在某种程度上考验了乘客的自觉性以及公共素养。
(4) “静音车厢” 是铁路运输跨越式的创新发展。 这种做法展现了我国铁路运输提速的同时, 彰显了铁路运输部门在精细化、 人性化服务方面的进一步探索和努力。 凸显了铁路系统推进人性化、 差异化服务的决心。 在同质化的服务模式之下, 旅客的人性化、 多元化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当有旅客对安静的旅行环境比较看重时, 就需要通过 “静音车厢” 来保障。 在环境喧闹广受诟病的当前, “静音车厢” 其实是需求逼出来的创新。
4. 对策
(1) 铁路系统制定 “静音车厢” 的详细规章制度, 明确规定静音的标准、 乘客选择 “静音车厢” 的权利和义务、 惩罚方式。 例如乘客在该车厢内需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干脆关闭掉, 如果要听电话或者乘客之间需要对话, 必须离开车厢、 传统的列车广播报站名也被取消, 乘客需要靠车厢内的显示屏来获得站点信息。
(2) “静音车厢” 应该提供更加细致化的服务。 比如列车工作人员应该提醒手机外放的乘客戴耳机、 提醒家长注意看护来回跑动、 大声喧哗的小朋友。
(3) 制定合理的车票价格, 对于剩余座位应该合理利用。 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调研以制定合理的售票价格, 实行梯度价格, 既保证静音车厢的票价合理也确保其不会出现大量空座。 铁路系统应该定时定点更新静音车厢的空余座位, 以电脑抽签的形式让普通乘客以普票价格体验静音车厢。
(4) 对处于静音车厢的乘客加强监督, 在乘务人员的引导下积极养成文明习惯。静音车厢是否静音除了制度的刚性约束, 主要依赖于乘客的维护, 以避免 “静音车厢”流于形式。
(5) 社会应坚持包容, 尊重多元, 照顾到不同乘客的不同需求。 如果一刀切, 又会走向人性化的反面。
【知识运用】
近日, 京沪高铁宣布将推出 “静音车厢”, 旅客通过 12306 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等购票时可自行选择 “静音车厢”,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 “静音车厢”有利于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 是铁路精细化服务的进步, 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例如 “静音车厢” 何为静音的标准、 不遵守静音规则如何处罚以及车厢执行票价方案等, 对此你怎么看?
【评分要点】
(1) 能够正确认识 “静音车厢” 出现的背景, 如出行旅客对乘车环境要求提高、铁路运输发展逐渐趋向精细化和人性化服务、 国际以及国内多次提出静音车厢概念等。
明确静音车厢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是乘客乘坐体验要求不断提高的体现, 对此应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2) 能够认识到 “静音车厢” 出现的意义。 如 “静音车厢”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许多旅客差异化的需求、 考验了乘客的自觉性以及公共素养、 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必然会受到很多旅客的青睐。
(3) 能够明确 “静音车厢” 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 “静音车厢” 的“静音” 标准难以界定, 静音到底静到什么程度、 手机要不要调成震动、 静音车厢的售票价格高于普通车票价格, 导致售卖率不高而出现空座, 这些空座该如何有效利用等。
(4) 能够提出合理的对策。 如铁路系统制定 “静音车厢” 的详细规章制度, 明确规定静音的标准、 乘客选择 “静音车厢” 的权利和义务、 惩罚方式; “静音车厢” 应该提供更加细致化的服务、 对于剩余座位应该合理利用, 通过举办听证会等形式调研以制定合理的售票价格; 以电脑抽签的形式让普通乘客以普票价格体验静音车厢; 对处于静音车厢的乘客加强监督, 在乘务人员的引导下积极养成文明习惯。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344) 作者:李卓语
1: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任何一种学习都会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下列属于学习迁移的是( )。单项选择题A、小王的父亲是著名的画家,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B、某大学生在人多的教室里复习功课总容易分心,于是换到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学习效率非常高C、小芳学会了拉二胡,自己尝试拉小提琴,结果也很快学会D、某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致使学习成绩下降,后来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同学
第2篇 公务员《数量关系》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2097) 作者:李新明
1:一艘船从A地行驶到B地需要5天,而该船从B地行驶到A地则需要7天。假设船速、水流速度不变,并具备漂流条件,那么船从A地漂流到B地需要()天。单项选择题A.40B.35C.12D.22:.单项选择题A.6B.7C.8D.93:某单位两座办公楼之间有一条长204米的道路,在道路起点的两侧和终点的两侧已栽种了一棵树。现在要在这条路的两侧栽种更多的树,使每一侧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不多于12米。如栽种每棵树需要50元人工费,则为完成栽种工作,在人工费这一项至少需要做多少预算()单项选择题A.800B.1600C.
第3篇 公务员《常识判断》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8063) 作者:李桂明
1:我国佛教艺术驰名中外,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三大石窟举世皆知。以下关于三大石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所在省份两两接壤B、所在省份都有黄河流过C、均地处黄土高原D、所处纬度大致相当2:某镇公安局派出所以自己的名义对村民陈某作出罚款30元的处罚决定,陈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则他应向____提出复议申请。单项选择题A、镇政府B、县(区)政府C、县(区)公安局D、县(区)政府或县(区)公安局3:关于我国国防,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
第4篇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6503) 作者:李俊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没有设置独立审计机构,以会计检查取代了审计,一方面赋予会计人员以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职权;另一方面实行由主管部门对所属单位进行不定期的会计检查,由财政、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业务监督。但这些检查监督,既不能自行监督,也不能互相监督,更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下列选项最接近上文叙述内容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没有审计机构就不能有效进行监督B、会计检查制度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国家就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D、以会计检查取代审计可以实现自行监督2:
第5篇 公务员《判断推理》通关试题每日练(2022年01月25日-4335) 作者:李升媛
1: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之前的甲型HlNl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所以说,人类与传染病斗争未有穷期。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支持以上的结论?( )单项选择题A、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对新的传染病基本无效B、病毒越来越具有隐蔽性C、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D、人定胜天,历史上曾有过的多次灾难性疾病最终都被人类打败了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