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行测怎么准备才能考高分?
- ·下一篇文章:2010年四月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政治)
201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三大题型解密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语句表达题型: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语句表达题型可划分为三类:病句解析、歧义句解析、长句理解。只有掌握了语句题的规律就如找到了解开玄机的密码,才能轻松闯过语句表达这一关。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练习
【知识点】病句解析
病句解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句法结构的正确把握和正确掌握和对词语正确使用的能力,需要考生在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上具有较高水平,重点对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逻辑矛盾和用词不当这五种语病进行了考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4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4题]
A.我已是高三学生了,明年的七月我将会度过一生中的又一重大选择——高考
B.在被沙漠乌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们正在实施利用黄河水使沙漠变绿的计划
C.各位选手都把“银河之星大擂台”当作自己锻炼胆量和展示才华的机会
D.新发行的20元人民币纸币,主要是为了调整现有的币制,使之趋于合理
【答案】D
【解析】A项中谓语和宾语搭配不当,“度过”的不能是“重大选择——高考”,应将“度过”改为“面临”。B项动词使用不当,“乌黑”可以改为“侵蚀”。C项成分残缺,应在“把”后面加“参加”一词。故正确答案为D。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义明确的一句是()。[2004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5题]
A.日前,天津市两学生玩“蹦极”摔裂颅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备的质量问题正在调查中
B.县交通管理局决定,6月1日起凭准运证上路,更换农用车辆准运证自5月8日起开始办理
C.从古到今,艳艳红梅倾倒了多少诗人啊,咏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品格
D.作者着力刻画了两位主要人物,这两位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作者对两类不同女性的深刻理解和深切同情
【答案】D
【解析】A项中含义混淆,“设备的质量问题”与“正在调查中”不搭配,调查的对象应该是事故发生的原因。B项缺少主语。C项偷换概念,这里应该是红梅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乐观、不屈不挠的品格,而不是咏梅诗。正确答案为D项。
3.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6题]
A.法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以及法国变态反应学联合会日前的一份调查显示,用美沙醪和盐酸叮丙诺啡等毒*品替代物进行的戒毒治疗可以取得很好效果
B.近期,北京、河南等地幼儿园连续发生两起重大意外伤害事故,幼儿伤亡惨重,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C.在减少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孕妇健康方面,东南亚、北非和加勒比地区取得进步,但西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几乎有了进展
D.驻伊拉克美军作战部队官兵阵亡数达到999人,其中当日一天就有7名美军在巴格达及其附近地区与当地的人武装冲突中被打死
【答案】A
【解析】B项属语序不当,“广泛”应放在“关注”前面;C项不合事理,前半句说“取得进步”转折句后又说“有了进展”,显然不合事理,从语义看,应是“没有进展”;D项表意不明确,“当日一天”是哪一天,应当有所交代,且“一天”多余。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练习
【知识点】歧义句解析
歧义句,顾名思义是指同一种语言形式能够表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内容。其实严格意义来讲,歧义句也属于语病的一种,也是我们日常在言语运用会出现的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将其单独列为考点出题,所以在此我们对理论要点进行梳理和讲解。从歧义种类来看,歧义句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音歧义。
4.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004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7题]
A.她是我们车间有名的劳动模范,每个月的工作都要超过预定计划的45%到50%
B.木星绕太阳公转一次,约需12年,比地球上的1岁大11倍
C.大约在西汉时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气象观测了,但那时比较简单
D.一车间去年的产量超过年度计划的90%,是全厂完成生产任务最好的一个车间
【答案】B
【解析】本题的解题点在于词语搭配、是否存在语义矛盾及是否存在歧义。具体解析如下:选项A,“超过”与“45%~50%”语义矛盾;选项C,对仪器简单还是气象观测简单会产生歧义;选项D,是一个车间还是一号车间有歧义。故正确答案为B。
5.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005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9题]
A.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B.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C.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D.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的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答案】C
【解析】A项“差点儿就没及格”可以理解为“及格”,也可理解为“没有及格”;B项可理解为“巴勒斯坦游击队组织的进攻”,也可理解为“以色列组织的进攻”;D项可以理解为“局里的其他领导”,也可理解为“不同局的领导”。故选C。
6.下列没有歧义的一句是()。[200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4题]
A.请你告诉小王,我们要学习文件
B.时间过得真快呀,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才六岁
C.躺在床上那么久,他终于想起来了
D.环保部门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标准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关于句子的歧义。具体解析如下:选项A,有歧义,是与说话对象一起学习文件还是与小王一起学习文件有分歧;选项B,有歧义,见面的时候是“我”6岁还是“你”6岁;选项C,“想起来”有歧义,“起来”是动词还是想起什么事情;故选项D为正确答案。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语句表达练习
【知识点】长句理解
长句理解这种题型先给出一个难度较大的长句,然后针对长句所提出的问题给出四个选项,其形式与片段阅读比较相似,因此考生可借鉴片段阅读的一些方法来做长句理解题。由于长句理解所给的句子就较长,所以要准确理解句子意思,其难点就在于对长句意思的理解和把握上;并且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句意进行推论判断,这也增加了长句理解题的难度。
长句理解是江苏省公务员考试的一种特色题,曾经在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过。从题型特点的角度分类,长句理解有以下两种类型:肯否判断类和句意推断类。
7.记忆没有体积,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儿狭隘得芥蒂难容。这句话的正确意思是()。[200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类-71题]
A.记忆的作用巨大,无所不包
B.记忆可以让人宽容,也可以让人忌妒
C.记忆的作用无法把握,可大可小
D.记忆提醒人们做事不可太死板
【答案】B
【解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在选项中找寻对原文的同义替换。B项中的“让人宽容”是对“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世界”的同义替换,而“让人忌妒”又是对“可以使人的心眼儿狭隘得芥蒂难容”的同义替换。故选B项。
8.小马的父亲不得不对小马这种不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与妻子小张的婚姻纠纷的方式表示遗憾。小马的父亲是否赞成小马的做法?()[200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类-73题]
A.不赞成
B.赞成
C.不确定
D.未置可否
【答案】A
【解析】原文中“不得不”以双重否定表示强烈的肯定。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可通过细数否定词的数目来确定句子意思究竟是肯定还是否定。当否定词数量是奇数时,表示否定;当否定词数量为偶数时,表示肯定。
9.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时下流行的“待人如己”一样都是充满伦理智慧的“道德黄金律”。
下列说法符合句中观点的是()。[200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A类-75题]
A.“道德黄金律”指的是孔子所倡导的最高道德观念
B.“道德黄金律”指的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所倡导的道德观念
C.“道德黄金律”古今都有
D.“道德黄金律”是充满伦理智慧的最高道德观念
【答案】C
【解析】根据原文中所说的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时下流行的“待人如己”一样都是充满伦理智慧的“道德黄金律”,可知,孔子的观点以及今天“待人如己”的观点都是符合“道德黄金律”的,显然孔子的观点属于古代的道德观念,“待人如己”的观点属于时下的道德准则,因此可以说“道德黄金律”古今都有。
以上是国家公务员网考试辅导专家对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中语句表达题型的分析和解题技巧的讲解,只有掌握了语句表达题的出题特点和解题规律,那么题中隐藏的玄机自会迎刃而解。
二、篇章阅读与片段阅读
篇章阅读与片段阅读这对姊妹篇,不仅题型相似,更重要的是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也十分相似,片段阅读的解题技巧篇章阅读也同样适用,所以我们把篇章的解题方法大致分为:词句理解题;代词指代题; 细节判断题;标题填入题;选词填空题; 病句辨析题。
关于篇章阅读的解题技巧详见下文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演练中。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47—50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47~50题。
(一)展露微笑会让人留下美好印象。但是你知道吗,惊恐的表情才最引人注目。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比较大脑处理各种面部表情的速度,得出结论认为,惊恐的表情能够最快地被人类意识到。相关论文发表在《情绪》(Emotion)上。
(二)此次研究由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家的心理学家David Zald领导。他和研究小组利用视觉闪光抑制(visual flash suppression)技术(该技术能够减慢大脑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速度),和一个能让双眼同时观看不同图像的阅读器,向参与实验者的一只眼睛展示静态的面部表情图像,向另一只眼睛展示一串快速翻动的随机图像,并让参与者报告他们第一眼意识到静态面部表情的时间。
(三)结果发现,相比较中性或快乐的表情,参与者意识到惊恐表情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Zald表示,这种现象在实验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四)研究人员认为,惊恐是对人类很重要的信息,它会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所以惊恐图像在视觉处理过程中走了“捷径”,更快地被人类所意识到。
(五)同时,此次研究也显示了大脑对微笑的“漠不关心”。Zald说:“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这表明,对于没有什么危险的信号,大脑相应的关注也较少。
(六)Zald表示,面部表情对于人们传递社会交往信息至关重要。有些人,比如孤独症儿童,无法正确地判断别人的情感表情,结果就会导致严重的社交困难。
47.从文章中我们能作出推断的是,大脑对惊恐表情反应更快的原因是()。
A.展露微笑会让人留下美好印象
B.惊恐是对人类很重要的信息,它会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
C.对于没有什么危险的信号,大脑相应的关注也较少
D.文中未给出确切答案
【答案】B
【解析】由第四段可知,大脑对惊恐表情反应更快的原因:惊恐是对人类很重要的信息,它会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
48.对于第三段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惊恐表情的反应比中性或快乐的表情速度更快
B.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大脑都对于惊恐表情的加工处理更快速,跟我们的预测不符
C.研究结论表明了我们对于惊恐表情较中性或快乐的表情更为敏感
D.大脑对微笑“漠不关心”
【答案】C
【解析】A项“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文章谈及的是在试验中;B、D项第三段没有提及;由“相比较中性或快乐的表情,参与者意识到惊恐表情的速度要快得多”知C项正确。
49.对于第五段划线部分研究的结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惊恐信号比微笑信号对我们更重要
B.对于危险的信号我们的大脑给予相应的关注更多些
C.大脑对于微笑并不是真的“视而不见”
D.整体上说,大脑对于表情的反应顺序分别是惊恐表情、中性表情和快乐表情
【答案】A
【解析】A项属于曲解题意。文章说“快乐的表情被察觉速度甚至比中性表情还要慢。”而不是谁更重要。
50.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做出的推论,错误的一项是()。
A.视觉闪光抑制技术之所以能够减慢大脑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速度,是因为其可以干扰面部表情信息传导至大脑
B.虽然文章没有言明,但我们可以推断出大脑对于表情的识别速度的差异可能有社会方面的原因
C.人们可能对于危险信号更为敏感
D.我们用仪器测出了眼睛对于表情反应的时间,对惊恐的意识更快一些
【答案】A
【解析】视觉闪光抑制技术减慢大脑对面部表情的反应速度,是为了方便观察。而不是其可以干扰面部表情信息传导至大脑。A项错误。
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76—80题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
76.文中提到“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旨在说明()
A.地震的表现即地面的破坏B.地震首先破坏地面建筑物
C.地震灾害后的主要表现D.地震带给人类巨大的伤害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前半句“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可选出最合适的答案是B。
77.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
A.桥梁断裂B.管道破裂C.山体滑坡D.通讯中断
【答案】D
【解析】A、B、C同属于地震造成的主要灾害,而通讯中断属于地震间接形成的灾害。
7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中道路旁出现的地裂缝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关
B.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横波产生的大振幅晃动
C.地震中发生的火灾很可能是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
D.地震中喷沙冒水的现象也是地震晃动产生的结果
【答案】A
【解析】文中提到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这句话但后面的转折内容可以推翻A选项。
7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
A.地震极震区的人首先必定感受到上下跳动
B.山区发生地震就会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
C.地震造成地形的改变既有隆起也有下降
D.地震崩塌的山石往往在山下形成地震湖
【答案】C
【解析】A、B答案都犯有同样的错误,就是答案过于肯定,而作者并没有表明很肯定的态度。在原文中提到山石在崩塌后堵截了河流才能形成地震胡,所以D不正确。
80.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是()
A.地震产生的原因B.地震的次生灾害
C.地震的各种现象D.地震造成的危害
【答案】D
【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和后果,其中主要讨论的是后果即“地震造成的危害”。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篇章阅读练习
2008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7—31题
金属历来都是通过采矿、冶金制取的,可是80年代初期,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因为这种塑料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人造金属”。近年来,它的发展极为神速,人们又先后研制成功了聚苯乙炔、聚苯硫醚和聚双炔类等。这种人造金属不仅具有金属光泽,还能导电传热,其用途十分引人瞩目。
“人造金属”最奇特的功能是它的导电性。与普通塑料不同的是,“人造金属”塑料具有一种独特的线型结构,许多同样的分子能奇妙地结合起来,并带有较多的“自由”电子,这就使原来的塑料改变了物理性能,能够导电。它的导电率比铜、银还要高。普通金属的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接近绝对零度时成为超导,但这种低温度很难得到。而人造金属却相反,随着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因此导电性增大,在常温下呈现出超导电性能。实现超导,由低温变成常温,这是人造金属创造的一大奇迹,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目标,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超导电线将使远距离无损耗输电的设想成为可能,使火车悬浮在轨道上高速运行,也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最终解决能源问题。人造金属的另一突出贡献是,用它制成的新型电池代替笨重、硕大的铅蓄电池,可以使人们长期用蓄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有了(①)的可能。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不需要维修,充电次数可达1000次以上,使用寿命比铅蓄电池长4~5倍,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人造金属在外压和光的作用下,能产生电磁效应,把它装在扩音器上,能将声音放大;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此外,人造金属弹性大、易加工、重量轻、耐磨蚀性能好、强度高、成本低。
27.在文中的①里填一个最适当的词语()。
A.希望B.实现C.成功D.盼望
【答案】B
【解析】A、D项明显不正确,然后根据语境判断,①处填入“实现”一词比“成功”一词更恰当,符合用语习惯。
28.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和普通金属的制作方法不同,但原料相同
B.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
C.“人造金属”能够导电传热,因此具有金属光泽
D.“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
【答案】B
【解析】A项错误,“人造金属”实际上是塑料,和普通金属原料完全不同,排除A。C项错误,“人造金属”的导电传热性和金属光泽都是其特性之一,二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D项错误,原文说“人造金属”只是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而不具有金属的一切性质,排除D。由“科学家发现在聚乙炔中加入强氧化剂或还原剂后,它的导电性能大大提高”可推出强氧化剂是制取“人造金属”的重要材料之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9.下列对“人造金属”的用途判断正确的是()。
A.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
B.“人造金属”的超导功能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
C.“人造金属”电池充电一次,就可提供相当于常规电池的10倍的电力
D.“人造金属”可以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
【答案】C
【解析】A项错误,原文说的是“用超导体制造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而不是用“人造金属”制成的发电机,它的效率可以从30%提高到98%,排除A。B项错误,原文说的是“将使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成为现实”,而不是已经实现了有控热核聚变反应,排除B。D项错误,由原文“把它放在红外摄像机上,在红外热能作用下,也能产生工作电流进行录像”可知,“人造金属”不能直接成为红外摄像机的工作电源,排除D。由“人造金属电池可提供相当常规电池10倍的电力”可知C项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30.下列对“人造金属”导电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电子”改变了塑料的物理性能,因而能够导电
B.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相同条件下,“人造金属”仍比普通金属导电率高
C.温度越高,导电性越强
D.“人造金属”实现超导的尝试要求是常温以下
【答案】A
【解析】B项错误,原文只提到普通金属导电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人造金属却随着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而未将二者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做比较,排除B。C项表述片面,温度升高,外围“自由”电子释放越来越多,导电性增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外围“自由”电子释放并不再越来越多时,导电性就不再增大了,排除C。D项错误,原文提及超导尝试要求是“常温下”,而不是“常温以下”,排除D。
31.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金属”完全可以取代普通金属
B.“人造金属”的制取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
C.“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是导电性强
D.“人造金属”可以创造新能源
【答案】C
【解析】由“人造金属具有金属的一般特性”可知人造金属不能完全取代普通金属,排除A。原文谈及的主要是人造金属的导电导热性,而未提及带来了金属制造业的革命,排除B。人造金属的主要经济效益的生成在于它具有奇特的导电性,故C项正确。从原文中不能推断出D项内容。
三、选词填空题型
近义词”“关联词”“成语”——选词填空中的三足鼎立
近义词辨析、关联词辨析及成语解析三种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题中形成三足鼎立。近义词辨析和成语解析归属于实词辨析,而关联词辨析属于虚词辨析范围。
在做选词题时如果一味地凭借以往的语感去做,只知道是什么而不知其为什么,那么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就无法提高。其实这种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按照规律去做,做题便会事半功倍。建议考生在做选词题时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1)词语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含着对人或者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我们可以根据句中提供的信息确定文段作者的态度倾向性属于积极的感情*色彩还是消极的感情*色彩,从而在选项中选择一项与文段感情*色彩相符合的进行匹配。
(2)语义轻重
语义轻重是指意义相近的词语有程度深、性质重和程度浅、性质轻的差别。在题目的表达中未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可以提示我们此处词语所需要的轻重程度,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语义轻重差异词语的根据。
(3)语体风格
语体风格是指不同的词语适用于不同语体的风格而形成的风格色彩意义,如口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小说语体、公文语体、散文语体等。
(4)搭配范围
搭配范围是指不同词语有着不同的搭配范围,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搭配习惯往往是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没有什么理据可言,只能在实践中慢慢掌握。而有些词语的搭配意义及使用对象则存在着对应关系,考生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好这一点,对照着理解记忆。
(5)强调重点
强调重点是指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相近但语义上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这些不同的侧重点就是强调重点。
(6)词性功能
词性功能是指不同词性的词,意义可能相同,但在承担句子成分时的功能却有不同,这这不同就是词性功能的不同。下面我们来看各地真题。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练习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0题]
(1)进入这个单位后,他勤奋工作,每次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很快就得到了领导及同事的________。
(2)由于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韩国人,比起其他同年龄的中学生来说,她很难自我________。
A.认同 认可
B.赞同 认识
C.认可 认同
D.赞同 认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认同:心理学名词。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之态度行为,使其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历程。从这一层面来看,“认同”更适合②空“她”的心理状态,所以第②空应用“认同”,排除A、B。认可:同意;许可,侧重于心理上的接受,用在这里合适。“赞同”是同意,赞成之意,多跟意见、建议、提议等搭配。故选C。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8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3题]
我几乎说不出秋比冬为什么更好,也许因为那枝头的几片黄叶,或是那篱畔的几朵残花,在那些上边,是比较冬天更显示了生命,不然,是在那些上面,更使我忆起了生命吧,一只黄叶,一片残英,那在联系着过去与将来吧。它们将更使人________,更使人________,更使人________及________一些关于生活的事吧。
A.凝视 深思 遐想 希冀
B.凝望 沉思 遐想 期冀
C.凝望 深思 怀想 期冀
D.凝视 沉思 怀想 希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凝望:注目远望。凝视:不眨眼地看。这里用“凝视”。深思:侧重深入思考,沉思:侧重默默思考,根据语境用沉思恰当。遐想:超越现实作高远的想象。用在这里不恰当。怀想:怀念。根据语境这里用“怀想”。因此排除C项,选择D项。[知识链接]选自作家李广田的散文《秋天》。
3.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________,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________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________的基本手段。[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1题]
A.品质 情形 联系
B.修养 背景 联系
C.素质 环境 连通
D.素养 情境 沟通
【答案】D
【解析】交流也是一种联系,再用联系就不恰当了,排除A、B项。在做这种题时可以打破常规方法,从最容易做出判断的选项入手,也正是难题的薄弱环节,这样就能快速排除无关选项,节省做题时间。“连同”不能搭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排除C项。本题选D项。最后再来看比较难于决断的选项,即A项,素质: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养:平日的修养。情境:情景;境地。沟通:使两方能通连。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练习
4.知识________不能离开能力,同样能力也不能脱离知识。[2006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8题]
A.既然
B.虽然
C.即使
D.固然
【答案】D
【解析】本题解题时的解题点在于联结词的运用,对于此类题目最常用的解析方法为带入后结合语感及语义分析得出准确答案,具体分析如下:“既然”和“虽然”不能与后半句的连接词“也”搭配,故排除;后半句强调“能力不能脱离知识”,前半句是强调“知识不能离开能力”,二者是并列关系,故应该选表示并列关系的连接词,故正确答案为D。
5.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________投资过快的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衡发展。[2006年上半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6题]
A.平衡
B.保持
C.遏制
D.阻止
【答案】C
【解析】本题解题时的解题点在于动宾短语的搭配、所陈述内容及语境的感情*色彩,具体分析如下:“平衡”不能与“增长势头”搭配,故A排除;题目中对“投资过快”持反对态度,而“保持”是对其肯定,与题目的内容不一致,故B排除;选项C与D都有反对投资增长过快的意思,但相比较而言,“遏制”除了含有“阻止”的意思之外,在感情*色彩上还有对不良行为的坚决抵制的意思,故选项C为正确答案。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练习
6.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004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B卷-121题]
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坚持不懈地努力,________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②________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________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________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A.只要 就 如果 就 因而
B.只要 就 如果 也 v也
C.如果 就 只要 就 因而
D.只有 才 即使 也 也
【答案】A
【解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指的是不停地镂刻,即便是金石也能够被打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句话体现的是充分条件关系,因此,第一句话应填入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与之对应,即“只要……就”。第二句应填入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前提是“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是在这一前提下导致的必然结果。“因而”表示因果关系,说明因为之前所说的原因,造成了“不会有事业的成功”的结果。“只有……才”这组关联词表示必要条件关系,解题时注意区分同充分条件关系的差异。
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练习
7.苏轼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2004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6题]
A.别具一格
B.独树一帜
C.匠心独运
D.不落窠臼
【答案】B
【解析】“独树一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指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匠心独运”形容艺术构思有独创性;“不落窠臼”比喻独创风格,不落旧套;从成语适用范围上来看,这句话强调的是苏轼的书法艺术能够自成一家,因此最为恰当的是B选项。
8.对别人文章的理解必须全面,_______很可能歪曲本意。[2006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9题]
A.生吞活剥
B.囫囵吞枣
C.牵强附会
D.断章取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成语含义的理解。“生吞活剥”用来比喻生硬地抄袭或机械的搬用经验、方法、理论等。也指生拉硬扯。“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完整的。吞,咽下去。把枣整个吞咽下去。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牵强附会”是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文句说的是对别人文章文意的理解要全面,只有D选项“断章取义”牵扯到片面与全面的问题,所以是正确选项。
9.“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_______,我却独爱此两句。[2006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4题]
A.多如牛毛
B.难以忘却
C.盈篇满籍
D.罄竹难书
【答案】C
【解析】“罄竹难书”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是贬义词,因此首先排除。B项与“独爱”语义矛盾,也予以排除。A、C两项相比,虽然都有多的意思,但是C项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因此选择C。
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练习
10.孩子应该干的和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________。[200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9题]
A.越俎代疱
B.指手画脚
C.求全责备
D.包办代替
【答案】A
【解析】题干主要意思是建议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求全责备”是对事情要求过高,而题意是建议父母不要插手孩子的事情,与题意相悖。而“指手画脚”则带有贬义色彩,而题中并没体现个人感情*色彩。D和A选项是近义词,但是D选项“包办代替”有全部包揽完全代替含义,与句意有较大差异。A选项“越俎代庖”的意思是超越自己的范围去干涉其他人 的事情,是最适合题意的选项。
11.江岸人山人少,码头灯火辉煌,天空________,江心巨轮成行。[200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18题]
A.五颜六色
B.五彩缤纷
C.五彩斑斓
D.光彩夺目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形容绚丽夜色的形容词的运用。“五彩斑斓”和“五颜六色”多形容颜色的多样,缺少绚丽的成分。成语“光彩夺目”带有对艺术品的赞美色彩。以上三个选项来形容夜色不合适,而用“五彩缤纷”形容绚丽的夜色最为合适。
以上是选词填空三个部分的讲解,需要考生注意的是对于近义词解析要注重词义、词性和语言环境的辨析;在做关联词解析时需要培养观察句子逻辑关系的能力,养成通过关联词去判断句子主旨的习惯;多看多读文学书籍能够增加成语词汇量。“近义词辨析”、“关联词辨析”和“成语解析”三个部分是相融相通的,同时,掌握了选词的技巧也是做其他言语题的重要基础。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