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资料分析练习及精解49
- ·下一篇文章:2013年吉林公务员考试考前30天备考真题冲刺
2014公务员行测复习备考指南【实践经验】
行测
我认为,行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中的水平,但是绝对有提高的空间。而且,我上面提到的“细化”问题的思路,对于复习行测有巨大的作用。
首先,行测需要懂得舍弃。这就有一个做题顺序的道理在里面。我个人认为的做题顺序是这样的:语文—逻辑—数学—资料分析,在这中间跳过常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我说一下这么做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常识、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分值偏少,与其花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分配给分值高的题;第二,常识题基本上没有什么思考的空间,会做就会做,不会就不会,而最可怕的是数字推理和图形推理,因为这两种题你需要去猜测它的过程,这种题很容易给你一种假象,就是你觉得你已经很接近了,但是试来试去就是不对,可能的结果是你在这道题里很投入的砸进了5、6分钟,却又心有不甘,这样时间就浪费掉了,分值还很低;第三,这里面有一个状态和思维方式的转换问题。刚拿到试卷的时候,其实大脑还没进入状态,这个时候如果你一味的去做数学或者资料分析,很容易找不到感觉,甚至因为资料分析各种数据纵横交叉,会在做资料分析的时候找错相关条件,白白浪费时间。而做语文相对来说是最不需要状态的,所以先从语文下手。然后是逻辑,逻辑是介乎于语文思维和数学思维中间的一类题,等做完逻辑,就可以开始数学,做完数学,大脑就已经全身心的投入了,这个时候再去分析纵横交错的资料分析,会又快又准。
说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资料分析的重要性。很多人按照正常顺序去做,做到资料分析就已经时间不够了,要么就好多题没做,要么就错很多。其实我一直认为资料分析是最应该拿到分数的一部分。因为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语文题很多题模棱两可,无论是从我们自身的感受,还是从考后两大培训机构公布的相互矛盾的答案来看,都是这样。有时候觉得A也有道理,B也说得过去;数学题的难处在于你根本就不会做。那资料分析的答案你肯定是能算出来的,而且答案一定是唯一的确切的,也就是说你肯定能算对,而且分值还很高,仅仅是花时间而已,所以拿资料分析的分数是很靠谱的一件事。那么,你为什么不多花时间来准备,考试的时候多分配时间在这一部分呢?
其次,如何细化自己的问题。细化自己的问题,能够使自己对自己的水平,每个部分的优劣了如指掌。每次考前做题的时候,我都会做一个统计,做一张EXCEL,记录每一套试卷的正确率、时间。我通常是这么做的,先将试卷的题分为语文、逻辑、数学、资料分析、常识,语文下面再分为选词填空和言语理解、数学分为推理和运算、逻辑分为图形和其他、然后是资料分析和常识。每一个小的部分都会详细记录时间,错几个,然后前面有一个总计和百分比,设计一个函数,把结果一填,就算出来了。
这样,当你觉得自己的语文已经无法再提高了,但是总分又还不够高的时候,你就可以看看哪个部分是不稳定的,是错误率很高的,你就可以从这部分着手进行改进。这个就叫细化问题。所以,每次我做题都会掐着时间来做,做完一个部分看看要多长时间,顺手在前面写一个“20’”,便于做统计。而且做试卷的时候需要高度仿真。比方说我每次做试卷我会仿照涂机读卡,我会按照我考试时候的习惯,10个或者20个题涂一次机读卡,没有机读卡可以在每个题旁边用铅笔规整的涂一个墨团。
第三,在做完题之后要分析为什么做错。我说的这种分析不是说你看看这道题的解法、答案,然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么做的”。如果你这样去复习你的错题,那你也是做的无用功。道理很简单,因为考试不可能考到这道题,那你去研究这道题的做法又有什么用呢?以前高中的时候,我就看到很多人在老师讲解数学的时候,笔记做得比我还好,结果每次考试仍然没有提高。为什么?因为数学难的地方不在于知道如何解,而在于你凭什么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知道应该这么解。所以这才是我们复习最困难的地方。
那怎么做到知道“应该怎么解”?我觉得第一,你需要回忆你的做题过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要回忆起自己的思考逻辑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在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其实这还是一个“细化问题”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非常精细。第二,在你知道了哪个环节出的问题之后,就要进行归纳,哪一类的问题应该怎么思考。第三,是你需要做的事情不是看看答案和解法而已,而是应当总结一个思考的步骤,能总结出这个步骤,才是实质性的提高。
举个例子。以前在一个考公的群上,有个人出了道题,是个选词填空,题干大概意思是说“……,在他身上显示出了古代文人身上的______”,主要有分歧的是两个词,一个是“风尚”,一个是“风范”。当时我选的是“风尚”,结果错了,应该选“风范”。
后来我很认真的想过为什么我会做错。我首先想了下我当时为什么会选了“风尚”,我发现我选择的时候是靠的“语感”,觉得“风尚”这个词更雅致一些,就选了。然后我想了下是不是我不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但是我发现我知道,“风尚”的意思更多的是说整个氛围、风气,而“风尚”更多的是说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品质、风格。如果这两个词你不知道意思,那你所能做的就只能是记住这两个词,权当是补充知识了。然后我进一步想,以后遇到类似的题应当用怎么样的步骤去思考呢?我觉得应该这么思考:第一步是分辨两个词的意思,如果两个词的意思有所差别,那么肯定选择跟题意相契合的那个词;第二,如果两个词的意思差不都,那应该看前后有没有什么暗示。比方说一个题说“这是我们______的责任”选“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那其实应该选责无旁贷,因为后面有个责任,算是一个暗示。在做题的时候,应当主动的学会去找这类的暗示,习惯之后就能很容易发现暗示。通常正式考试的时候题目都比较严谨,选择的答案一定是有根据的,这类暗示就是非常确切的一个根据。第三,在前两个方法都无法选择出答案的时候,就应当根据“语感”了,选择更“雅致”的词。我遇到过有题,两个选项都差不多,也没有暗示,结果答案的解释是说题干说的是季羡林老先生的事迹,选择的那个词语更雅致,更符合老先生的身份。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