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语言教育是发展什么言语(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
学前语言教育
第一节学前语言发展与教育
一、学前语言发展与全面发展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言发展水平。学前儿童处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而处在具体运算阶段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
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理表征符号,语
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椎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语言这种工具,个体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个人,心理层面。
(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个性发展个性通常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兴趣、意志、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影响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因此个性是心理及行为的动力来源。
(1)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状态出现
王三立在主。其进一步发展与幼儿有关自我词汇的掌握密切相关。
(2)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使其得到巨大
的个人乐趣和满足,从而导致其个人或社会的良好调节,对其性格形成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三)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渐独立的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的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他
们大都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而且游戏的关系由比较疏松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条件有社会环境系统、生物因素和心理工具,其中心理工具指儿童的符号系统,主要是语言。语言的发展帮助儿童逐步发展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对自己的
认识,使儿童社会性发展得以正常进行。二、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黄黄
(一)前语言发展期有学者认为,儿童的前语言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语音核心敏感期。围绕着语言,儿童发展了三方面能力,即前语言感知能力、前语言发音能力和前语言交际能力。
1.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
语言的基础。正常儿童在这段时间内不仅能够听到声音,而且还以某种能帮助自己语言学习的方式去感知语言。正常儿童出生后不久就能把语音和其他声音区分开来,并能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我国的一些学者将前语言发展从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的准备两个方
面进行了简单的概括,认为儿童的前语言发展从语言理解准备的角度看,可以分为语音知觉(0-8,9个月)和音位知觉或词语理解
(89个月-1岁左右)两个阶段。最近的一些研究将出生后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儿童逐渐发展起来的前语言感知能力分成三种水平层次;辨音—辩调—辨义。
(1)辨音水平(0-4个月)。正常的婴儿首先运用他们的听觉器官去捕捉周围的各种
信息,并且迅速地学会如何捕捉话语声音的方法。周兢等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出生到4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儿童基本上掌握了如何"听"单一语音的本领。换言之,他们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感知、辨别单一语音的能力。
(2)辩调水平(4-10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进入辨调阶段后,儿童的前语言感知水平向前跨了一大步。
他们开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从整块语音的不同音高、音长变化中体会所感知的话语声音的社会性意义,并且能够给予相应的具有社会性交往作用的反馈。研究发现,这个时期的汉语婴儿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说话时表现情感态度的语调十分注意,能从不同语调的话语中判断出交往对象的态度。
(3)辨义水平(10-18个月)。10个月之后的婴儿开始进入对语音的辨义阶段,他们越来越多地在感知人们说话时将语音表征和语义表征联系起来,从而分辨出一定语音的语义内容。实际上,这时的汉语儿童开始学习通过对汉语声、韵、调整合一体的感知来接受语言。这种能够从人们说话中感知、分辨语义的能力,在之后的几个月中迅速发展,婴儿很快便积累起大量的理解性语言。
2.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前语言发音指儿童正式说话之前的各种语音发声,类似于说话之前的语音操练。儿童自第一声啼哭到咿咿呀呀作好说话的准备,经过了大量的发音练习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单音发声、音节发声和前词语发声。
(1)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婴儿的发音是从反射性发声开始的,哭是婴儿第一个月主要的发音。在这个月内,婴儿学会了调节哭叫声的音长、音量和音高,能用几类不同的哭叫声,表示饥饿、疼痛、无聊等意思,用以表达要人抱或要吃奶等不同需求。这些哭声一般只有父母才能理解。两个月时,婴儿出现了喃喃作声的情况,在早晨睡醒之后,吃饱了舒服地躺着时,会发出愉快的自言自语的声音。一般而言,此时汉语儿童的发音大多为简单的元音,类似于汉语单韵母,但也有少量的复韵母。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大约从4个月起,婴儿发音出现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婴儿发音有了一定的指向性,较多的是对成人的社会性刺激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发音内容与以前不同,出现了许多辅音和元音的组合。汉语儿童在这段时间内的发音以辅音和元音相结合的音节为主,并且有一个从单音节发声过渡到重叠多音节发声的过程。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个月)。经过音节发声阶段之后,儿童咿呀学语的发音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时期。此时,汉语儿童能够发出一连串变化不同的辅音加元音的音节,仿佛一句汉语包含了若干声韵母组成的音节。这段时间汉语儿童的发音才真正具有了汉语的"味道"。儿童语言发展因其语言类型所造成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有了明显的反映,而这一点与他们每日所感知接受的语言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