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行测主旨句)
- ·下一篇文章:行测答案选项分布(国考选择题选项的概率)
事业单位社会治理论述题(事业单位基层社会治理考试试卷)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考试《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社会治理》,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有新的论断表述。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就是这个考点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治理制度和治理体系
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这其中,首先,社会治理制度表述为:共建共治共享。“三共”体现了全社会对治理的责任。其次,新概念“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过去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国家、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而现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因此,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挥群策群力,凝聚起政府、市场、社会等各种主体的治理合力,寻求社会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边疆治理,推进兴边富民。
不难发现,在十九大的基础上,当前更加凸显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这也是我国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更加完备的表现。自治是基础,因此在自治环节我们更强调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更贴近群众,让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得到落实,而不是流于形式。法治是根本,基层治理同样需要法律规范。德治为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通过道德的感化培育家教家风,强化邻里团结,这样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三、习题练习
1.(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内涵:
A.自治
B.法治
C.德治
D.人治
1.【答案】D。解析: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故本题答案为D。
祝大家备考成功!
相关文章:
第1篇 数据造假危害大申论题目(数据造假申论) 作者:admin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让人胆战心惊的数据隐患》,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链接】从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被曝出大量用户数据泄露并在网上传播售卖,到各大名人明星手机电脑被黑,信息被散播到网络,再到我们每天接收的各
第2篇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现状(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的开题报告) 作者:admin
[标题示例]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为农村搬来金融服务依托互联网助力农村金融以“互联网+”实现农业农村新发展[开头示例]三农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而涉农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就更难上加难。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在三农领域,“互联
第3篇 美国太把自己当回事(美国应该管好自己) 作者:admin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美国情报部门近日发布报告同意科学界的广泛共识——新冠病毒非人造;法国专家最新研究也表明,法国本土疫情的病毒分支由一种在本地传播的来源未知的病毒毒株引发。这些科学结论对试图以“可能的病毒源头”为由嫁祸中国的白宫政客们予以当头棒喝。近来,白宫政客以所谓“可能的理论”推动调查病毒是否出自中国武汉的实验室。如
第4篇 广东省公安选调(广东遴选警察) 作者:admin
一、广东省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一)国家公务员的通用能力1.政治鉴别能力——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
第5篇 生态问题申论(生态方面的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探索编制自然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