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8年事业单位e类真题答案(2018年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测)
- ·下一篇文章: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是什么(事业单位申论是啥)
三生融合发展(三生融合理念)
给定资料
地处汉水之源的H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富集,但依旧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经济,H市决定走一条生态、生产、生活协同发展之路——“三生融合”。为此,H市组成调研小组深入三个典型地区进行调研,借鉴其在“三生融合”方面的发展经验。
(1)轻挑慢捻,细如发丝的绣线在指间纷飞,一幅巧夺天工的“画”慢慢显现。在S市绣品街上一家刺绣工作室,绣娘们精湛的技艺让人们赞叹不已。这条长1000余米的绣品街,是S市的重心所在。
据介绍,S市是刺绣的发源地,具有2200多年的刺绣文化历史。近年来,S市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刺绣产业,在S市高新区镇湖街道,打造出绣品街、占地8000平方米的中国刺绣艺术馆和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刺绣艺术展示中心等刺绣文化空间,为刺绣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入驻企业120家左右,吸纳就业近1万人,完成特色产业投资7亿元,年缴纳税收0.7亿元,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
S市追求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挖掘、保护和发扬刺绣文化,将全长1300米的绣品街打造成南北两端风格、功能不同的区域。北端设置文化会展、产业创新孵化等板块,实现生产“宜业”属性;南端承担“生态”功能,依托太湖湿地公园,为引进、驻留人群提供商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丰富生态“宜游”属性,配齐基础及康体娱乐设施,丰富生活“宜居”属性。
作为先进制造类城市,S市围绕刺绣工艺,集聚了丝线、木架、装裱包装等上下游产业。依托创新平台,引进了研发、培训、体验等主题的刺绣工作室,实现刺绣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传统产业富民的新路。
(2)近年来,D市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把毛尖茶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积极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加快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D市特色的绿色发展、产业富民毛尖茶产业发展之路。
D市把规模化种植作为全市茶产业的发展基础保障和重要先决要素,出台D市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D市财政先后投入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同时整合全市各类专项资金8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4.2亿元。全力实施退耕还茶计划,完成退耕还茶6.9万亩。推进茶旅互动,着力打造“百里乡村百里茶、一路山水一路景”,积极引导农户宜茶则茶,实施集中连片种植,建设茶产业观光走廊。全市茶园面积从2014年的20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37万亩。
无害化生产是D市茶叶生产的一大特色。D市采取物理、生物、植物和矿物措施,全程科学控药综合防治,利用优良气候环境和土壤优势,与省农科院茶科所合作,着力研发D市毛尖茶专用有机肥,规划建设10万吨有机肥厂。与本省大学合作,着力在物理调控、生物防控、化学防治上进行研发,构建D市毛尖茶病虫害防控产业体系。目前,全市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到2.5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达到21.4万亩,冲破欧盟210项农残检测“绿色壁垒”,成功打入欧盟市场。
为实现富民增收,D市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依托螺蛳壳茶基地核心区,发展以茶旅结合为主的山地特色旅游业,打造“云端茶海”茶生态旅游示范带、百里毛尖长廊景区和中国茶文化博览园,开发毛尖辣椒油、茶酒、茶饼、茶菜肴等旅游产品。启动运营茶旅融合研学实践基地,重点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本省青少年,开展茶文化体验、团队拓展活动、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青少年茶文化综合实践教育。目前全市共有茶旅企业78家,全国五星级茶馆2家,三星级茶馆3家,茶旅融合接待游客20万人次,茶旅综合收入1.9亿元。
(3)近年来,A市一直在书写一篇“水”的大文章,探索出了一条依托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小镇、振兴城市的经验之路。依托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A市在二道白河镇成立了一个聚集产业特色的矿泉水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工业厂房24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A市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思路,先后为园区引进了10户大中型企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为打造功能完备、科技领先、环境优美的特色城市,A市依托汇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全程参与园区的基础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了政企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园区以工业为主,在不断完善“七通一平”等基础上,配套建设铁路货运中心、检测中心、水文化体验馆、光幻森林、天泉塔等基础服务设施;对失地农民按照就地市民化的原则,共同参与矿泉水企业生产运营、共同见证园区的成长历程、共同享受特色产业带来的红利。
作答要求
H市相关部门领导想要全面了解调研地区推进“三生融合”的情况,假如你是负责调研工作的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拟写一份调研报告。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逻辑清晰,只写正文;
(3)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为使“三生融合”发展模式在我市顺利实施,我调研小组深入三个典型地区,考察其在三生融合方面的发展情况。这三个地区分别施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经济,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
S市:着眼传统产业,打造功能分区,实现协同发展。
第一,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通过打造绣品街、中国刺绣艺术馆、刺绣艺术展示中心等刺绣文化空间,奠定刺绣产业化基础,吸引企业入驻,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收入增长。
第二,打造功能分区,实现“三生”属性。挖掘、保护和发扬刺绣文化,通过将绣品街打造成风格、功能不同的区域,丰富太湖湿地公园商务休闲功能,配齐基础设施,实现生产“宜业”、生态“宜游”、生活“宜居”属性。
第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制造业。S市围绕刺绣工艺,集聚上下游产业,并依托创新平台,引进不同主题的刺绣工作室,实现传统产业富民。
D市:以绿色促发展,以产业促增收。
第一,规模化种植,无害化生产。D市出台茶产业发展意见,设立、整合发展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实施退耕还茶计划,推进茶旅互动,引导农户实施集中连片种植,扩大了茶园面积。综合多种措施,全程科学控药综合防治,利用自然优势,与省农科院茶科所合作,研发专用有机肥,规划建设有机肥厂;与高校合作,进行防控研发,构建防控产业体系。
第二,茶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旅游。D市依托茶基地核心区,发展以茶旅结合为主的山地特色旅游业,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带、产业观光长廊景区和文化博览园,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启动运营茶旅融合研学实践基地,重点面向不同地区青少年,开展茶文化综合实践教育。
A市:做大“水”文章,振兴城市。
第一,高标准建立产业园区。A市依托丰富的天然矿泉水资源,成立聚集产业特色的矿泉水产业园区,以高标准发展思路,先后引进大中型企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第二,创新运行管理机制。让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和管理,建立政企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以工业为主,配套建设基础服务设施;对失地农民按照就地市民化的原则,让其参与企业生产运营,享受特色产业红利。
相关文章:
第1篇 广东潮州饶平县事业单位2021年上半年招聘110名工作人员更正通知 作者:李瑾萱
《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已于2021年5月8日发布,因个别岗位年龄要求编辑处理原因,现对公告部分内容更正如下:公告《附件1.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表》中饶平县柘林镇公共服务中心岗位(岗位代码:R2021090)的年龄要求中的“18-36周岁”,更正为“18-35周岁”。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饶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5月10日[1][2]下一页
第2篇 云南迪庆州乡镇企事业单位2021年需求196名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李诗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文件精神,鼓励县及县以上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服务工作,乡镇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镇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现将我州2021年各县(市)人社局征集的乡镇企事业
第3篇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2021年招聘人才取消和缩减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作者:李宛儿
取消岗位岗位代码:202122;设岗计划:1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0人。岗位代码:202126;设岗计划:1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人。缩减岗位岗位代码:202112;设岗计划:4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0人;缩减后计划:3人。岗位代码:202113;设岗计划:2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4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19;设岗计划:2人;学科:物理;缴费人数5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23;设岗计划:3人;学科:语文;缴费人数8人;缩减后计划:2人。岗位代码:20212
第4篇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 作者:李菀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20210319)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需求信息(见附件)予以公告。相关事宜请联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
第5篇 云南普洱市2021年需聘885名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李婉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普洱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含县级)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发展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普洱市2021年度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岗位公告如下(见附件)。有意向到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按照《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步骤,填写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联系人及电话:普洱市时白春0879—2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