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判断推理 类比(判断推理类比推理技巧大全)
- ·下一篇文章:中行新行长(中国银行 革新)
中国政法大学 徐显明(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
身为中国著名的人权专家和法理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一直为价值重构和制度完善鼓与呼;作为全国人大法律委委员,他对中国的民主法治事业有着独特的思考。
和谐社会一定是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也一定是法治社会。
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期,社会问题最多也最复杂。社会可能要发生较大变化,社会学家称之为“社会整体转型”;政治学家判断,社会对“良治”要求更高;经济学家感觉,“社会的以产业结构为首的整个经济结构都要有所调整”;法学家认为,治国方式将从权力之治转向规则之治。中国在持续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之后,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这一时期。
在迈向和谐社会的大道上,五只“拦路虎”困扰着我们的进步:
第一,由经济的二元性所产生的城乡二元性和社会结构二元性,正被制度性地安排为人的社会主体身份的二元性;而主体身份的二元性又被区别为权利享有的二元性。其结果是,人们获得权利和利益的根据不是能力的贡献,而是身份。“三农”问题,说到底是制度设计的二元性问题,主体的二元性与权利的二元性,是中国目前和谐社会构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消解和改善这种结构,就无和谐社会。
第二,由社会不公引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分配不公是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不劳而获及少劳多获,是社会痛恨的分配不公;多劳少获,甚至劳而不获,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同劳不同获,是使人感到无奈的社会不公。其他的社会不公,如起点不公、机会不公、对待不公、规则不公、结果不公等,影响了社会不同群体对制度正义的信心。
第三,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已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以高投放、高耗费、高污染为支撑的经济快速发展,已使我国的环境、生态、资源和能源四大要素出现空前危机。
对待环境与生态,法学家的思维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而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如果我们拥有的是继承权,是资源、环境等的所有者,就会觉得有权使用它、破坏它;如果认为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我们就是债务人,无权毁坏生态、资源和环境。借物要还,我们应将现有的一切完好无损地交给子孙。
第四,在所有交换领域中发生的腐败,正侵蚀着国家制度的有效性。吏治腐败,使有德行且有才能的年轻人丧失发展的空间;司法腐败,使社会丧失公正存在的空间;学术和教育腐败,使真理丧失存在的空间。如何用民主的制度、法治的方式及实行自下而上的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体制,将腐败降至最低限度,防止局部腐败演化为社会腐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腐败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牺牲掉甚至是吃掉改革的成果。
第五,社会规范的失效,使人无法预测行为后果,正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规范体系,处在基础地位的是道德规范,而道德规范的基础是诚信。制度的诚信是最重要的诚信。如果全社会都在造假,则说明制度诚信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律规范目前还未完全建立起应有的至上权威,有法不依、违法不纠现象,使法律规范处于无效状态。这会加剧社会的不可测和不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消灭“拦路虎”,法治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最重要的,是法的观念要转变,整个法律观要转换。
首先要构建人本法律观,即以人为本的法律观。法律要以每个个体、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和充分发展作为目的。法治的全部环节,都是为了人民的权利,以实现人民的权利作为我们全部法律工作的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还有一点:法律,不仅仅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更是全社会离不开的价值取向。
工具是为目标服务的。工具能够达到目标,人们会使用它;如果这个工具不能达到目标时,也许就可以换工具。所以,如果仅仅把法律当作工具,法律就处在很危险的状态,很可能被随时舍弃。只有把对法律的“工具观”改为“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最好的保护。法律的“价值观”,意味着所有人都离不开它,成为一个社会的利益形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需要我们思维上的创新,要尽快把过去革命的思维、运动的思维,转变为建设的思维和制度的思维,以形成社会稳定形态。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和根本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把法治发展放在重要地位。
相关文章:
第1篇 广东潮州饶平县事业单位2021年上半年招聘110名工作人员更正通知 作者:李瑾萱
《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已于2021年5月8日发布,因个别岗位年龄要求编辑处理原因,现对公告部分内容更正如下:公告《附件1.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表》中饶平县柘林镇公共服务中心岗位(岗位代码:R2021090)的年龄要求中的“18-36周岁”,更正为“18-35周岁”。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饶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5月10日[1][2]下一页
第2篇 云南迪庆州乡镇企事业单位2021年需求196名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李诗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文件精神,鼓励县及县以上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服务工作,乡镇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镇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现将我州2021年各县(市)人社局征集的乡镇企事业
第3篇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2021年招聘人才取消和缩减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作者:李宛儿
取消岗位岗位代码:202122;设岗计划:1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0人。岗位代码:202126;设岗计划:1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人。缩减岗位岗位代码:202112;设岗计划:4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0人;缩减后计划:3人。岗位代码:202113;设岗计划:2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4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19;设岗计划:2人;学科:物理;缴费人数5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23;设岗计划:3人;学科:语文;缴费人数8人;缩减后计划:2人。岗位代码:20212
第4篇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 作者:李菀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20210319)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需求信息(见附件)予以公告。相关事宜请联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
第5篇 云南普洱市2021年需聘885名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李婉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普洱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含县级)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发展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普洱市2021年度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岗位公告如下(见附件)。有意向到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按照《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步骤,填写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联系人及电话:普洱市时白春0879—2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