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省部级)(2021省部级申论)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13:42:57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无根的浮萍;一个没有追忆的国家,是悬空的楼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伟大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有形或无形的瑰丽国宝——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是中华民族的符号,它也是中华民族的神,它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强大根基。

    经济飞速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然而,我们是否已经意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的巨大文化财富,或许正在我们手中悄无声息地流失。西式婚礼代替了中式婚典,祖传的国宝漂洋过海流落他乡,粗制滥造的仿古街扭曲了真实的古城,机械化生产使得一些民间传统工艺几近难以为继的境地……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危急时刻。

    不可否认,物欲横流的现实淡漠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灵魂信仰,中华民族的精神及其载体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道德、灵魂、文化世界备受摧残。我们的某些官员在文化理解上的误区,盲目追求政绩、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为了政绩指标,不遗余力“申遗”成功,之后却浮于表面,忽略了申遗后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甚至于人民群众也开始遗弃文化遗产。凡此种种,都加速了我国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没落与衰亡。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壁长城、故宫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长城、故宫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躯壳,虽然失去了实用性,本身是死的,但是他们所体现的精神与价值却是活的,是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了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与神秘,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与符号。新世纪的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时,更需要一种坚韧勇敢的姿态与清醒有为的头脑,去认知、保护和发展宝贵的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仅有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有效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工作是主导,应唱重头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有完善细致、科学合理的保护体制与规划建设。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政和人力投入,为保护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要积极引导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惟名、不惟利,只惟实。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行之有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民参与是关键,应“群龙共舞”。虽然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负有主要责任,但是不能唱“独角戏”,应该提倡“群龙共舞”,要全民参与。因为文化的创造者是人民,人民也应当是文化的享用者。只有全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与推广,才能做好该工作,才能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值得我们欣喜的是,上海老城厢的“豫园中国节”,历史文化名镇枫泾镇的“枫泾寻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先行一步而且是成功的一步,值得各地借鉴学习。相信通过我们全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一定能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期盼着有一天,也能栖居在类似“菊儿胡同”的民居里,晒晒太阳,倾听晴天下驯鸽的飞声……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道德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当民众普遍担心我们的血脉和灵魂不保,担忧道德高尚者只能成为社会的孤独者和弱势群体之际,发生在刘女士和李老太太之间的感人故事犹如一剂镇静剂和强心剂,不仅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们的血脉和灵魂尚在,且犹如雨后彩虹,用多彩的“道德风景画”阐释了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滋润着每个民众的精神家园。

    与刘女士和李老太太之间感人故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存在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不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相传承的道德滑坡现象,如“见死不敢救”、“见义不敢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诚信缺失等现象,严重削弱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力量,时刻警醒着我们要深刻反思“人无德不立、商无德不营、国无德不兴”的新时代内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滋润共同精神家园,稳步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公民道德体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才能为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也才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的公民道德体系。法律是“道德之舟”的保驾护航者,在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下,以立法促进道德规范制度化、成文化、明确化,借助法律规范来促进思想道德体系的完善,进而推进道德建设。否则,缺乏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道德观念与公共服务意识就无法确立起来,“让英雄不再流泪”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的公民道德体系。孝道、尊师、敬老、诚信、勤俭等传统美德缺失严重,背离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和丰富系统的道德规范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英雄贤达,孕育了优秀的民族品格与民族精神。在市场经济发达和人文精神欠缺的信息网络时代,应从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开发、挖掘出更多的美德资源,赋之以时代内涵,以丰富公民道德体系。

    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没有公民道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高度凝聚和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要努力开创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局面,真正做到“人立以德、商营以德、国兴以德”,构筑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防患于未然 天变不足畏】

    从公元62年罗马庞培城大地震到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从热岛效应到沙尘暴,从雨雪成灾到城市内涝,从电梯事故频发到S市特大火灾事故┅┅都时刻警醒着“无论我们认为自己已变得多么高明和安全,自然灾难与人为灾难始终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立足当前,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或人为灾难,应当肃清隐患,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打造城市安全生命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天变不足畏”!

    安全感是生活质量的刻度,是人们心理需要中的第一需要,是人格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成分。然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当面对城市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我们城市生命线却脆弱不堪:缺乏城市综合应急系统、公共应急资源分散、公众危机意识淡薄┅┅安全无从保障。面对自然的愤怒应当心存敬畏,但针对人为的城市灾难,不应当在沉默中灭亡,而应在沉默中爆发。

    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生命线的基础和保障,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第一选择。建立健全城市综合应急系统,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实现“天变不足畏”,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合公共应急资源,提高救援速度效率。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等,是当前公共应急资源的主要隐患,致使很多事故灾害直接波及城市无辜公众,无法应对现代城市的灾难与危机。“伤后之痛”,整合庞大而名目繁多且具有高专业水平的救援队伍,如地震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救援等,以提高灾难爆发时的救援速度和效率,已经成为打造城市安全生命线,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必然选择。

    开展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培养人们危机忧患意识。近年来,火灾、爆炸、踩踏等事故被媒体通天热炒,显示出公众防灾预警意识的觉醒,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文化自律性、生命文化、安全技能观等方面差距较大。“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教育,培养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及忧患防范意识,并提高安全技能,做到灾难来临时的清醒、从容与淡定,积极应对灾难,已经成为减小灾难后果与震惊的必然要求。

    人类历史是与灾难相伴及与灾难抗争的历史。“天变不足畏”,灾害我们可能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态度,“防患于未然”,作好应对灾害的“人防与技防”,打造坚固可靠的城市安全生命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安全需要,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相关文章:


      第1篇    广东潮州饶平县事业单位2021年上半年招聘110名工作人员更正通知    作者:李瑾萱

       《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已于2021年5月8日发布,因个别岗位年龄要求编辑处理原因,现对公告部分内容更正如下:公告《附件1.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表》中饶平县柘林镇公共服务中心岗位(岗位代码:R2021090)的年龄要求中的“18-36周岁”,更正为“18-35周岁”。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饶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5月10日[1][2]下一页


      第2篇    云南迪庆州乡镇企事业单位2021年需求196名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李诗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文件精神,鼓励县及县以上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服务工作,乡镇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镇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现将我州2021年各县(市)人社局征集的乡镇企事业


      第3篇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2021年招聘人才取消和缩减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作者:李宛儿

       取消岗位岗位代码:202122;设岗计划:1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0人。岗位代码:202126;设岗计划:1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人。缩减岗位岗位代码:202112;设岗计划:4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0人;缩减后计划:3人。岗位代码:202113;设岗计划:2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4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19;设岗计划:2人;学科:物理;缴费人数5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23;设岗计划:3人;学科:语文;缴费人数8人;缩减后计划:2人。岗位代码:20212


      第4篇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    作者:李菀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20210319)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需求信息(见附件)予以公告。相关事宜请联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


      第5篇    云南普洱市2021年需聘885名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李婉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普洱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含县级)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发展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普洱市2021年度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岗位公告如下(见附件)。有意向到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按照《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步骤,填写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联系人及电话:普洱市时白春0879—212338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