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以人为本 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07:22:05

    【范文主题】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

    【背景材料】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世纪我国进入矛盾的凸显期,种种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和威胁。无论是台风、洪涝、干旱、地震自然灾害,还是火灾、交通事故、化学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了威胁。各级政府需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保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然要求,也是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的需然选择,更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

    【习题示例】

    阅读以上材料,从当前实际出发,围绕“以人为本”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坚持以人为本 构筑和谐之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受经济领域矛盾尖锐化和各种观念交错影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政府需须坚持以人为本,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需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角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执政为民的执政原则,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本。近年来,频频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大多数都是由于政府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予以弥补。导致在群众不满的情况下,被一些非法分子肆意操纵,借机制造事端。因此,各级政府需须要关注拆迁、企业改制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利益协调。禁止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发生,惩治违法行为。

    各级政府在执政过程中,要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加强与民交流,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向群众发布政府真实信息,防止由于造谣信息传播最终引起群众对政府误会的事件发生。此外政府更要深入基层,关心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他们的诉求,积极回应他们的问题。杜绝领导干部在遇到社会群体事件时,随意动用暴力机关,暴力镇压群众的抗议。在处理不善的群体性事件中,领导干部不注重与民沟通解释,而是一味动用暴力,最终导致处理失当。

    《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如何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孟子说,让百姓安居乐业而成就大业,是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攻破的。当前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核心不变,就能保证国家的安定,社会的和谐。

    【中公精讲】

    [点睛论点]

    文章由群体性事件、《尚书》和唐太宗的名言警句点明文章的总论点,即社会和谐稳定需须坚持以人为本。文章下文提出三个分论点,分别从服务理念、维护人民利益、执政方式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既体现了作者考虑问题的全面细致,又能具体入微地指导实际工作;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际操作性。

    [文章点评]

    题目没有规定文章题目,采取开放式的命题方式,考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所擅长知识领域的优势,以使自己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本文的立意是“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之基”,重点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理论和“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而“以人为本”是当前中央政府重点提倡的,这样立意有利于体现出考生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引起阅卷人的注意。

    文章以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开篇,引出“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突显出“以人为本”和维护人民利益的重要性。从而引出后面文章的总论点——政府工作需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下文写作做好了铺垫。

    第二、三、四段为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选择亲民爱民的执政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论证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文章论证的全面、严谨。结尾以《孟子》中经典治国方略再次点明“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呼应文章开头,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可读性。

    全文整体结构完整,主要采取并列式论述,文章脉络清晰,其中的引典和举例使得文章精彩迭出,同时也让文章论证更加充分,不失为一篇好的文章。

    [妙言隽语]

    1.《尚书》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2.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得民心者得天下”。

    4.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孟子》中齐宣王问孟子:“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更多申论范文请见中公申论频道>>

      相关文章:


      第1篇    广东潮州饶平县事业单位2021年上半年招聘110名工作人员更正通知    作者:李瑾萱

       《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已于2021年5月8日发布,因个别岗位年龄要求编辑处理原因,现对公告部分内容更正如下:公告《附件1.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表》中饶平县柘林镇公共服务中心岗位(岗位代码:R2021090)的年龄要求中的“18-36周岁”,更正为“18-35周岁”。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饶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5月10日[1][2]下一页


      第2篇    云南迪庆州乡镇企事业单位2021年需求196名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李诗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文件精神,鼓励县及县以上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服务工作,乡镇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镇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现将我州2021年各县(市)人社局征集的乡镇企事业


      第3篇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2021年招聘人才取消和缩减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作者:李宛儿

       取消岗位岗位代码:202122;设岗计划:1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0人。岗位代码:202126;设岗计划:1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人。缩减岗位岗位代码:202112;设岗计划:4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0人;缩减后计划:3人。岗位代码:202113;设岗计划:2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4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19;设岗计划:2人;学科:物理;缴费人数5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23;设岗计划:3人;学科:语文;缴费人数8人;缩减后计划:2人。岗位代码:20212


      第4篇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    作者:李菀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20210319)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需求信息(见附件)予以公告。相关事宜请联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


      第5篇    云南普洱市2021年需聘885名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李婉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普洱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含县级)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发展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普洱市2021年度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岗位公告如下(见附件)。有意向到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按照《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步骤,填写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联系人及电话:普洱市时白春0879—212338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