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资讯

    金融业改革的探索,肯定会有阵痛,但加强金融监管(金融改革工作总结)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5 05:03:52

      一、做好金融工作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与改革,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最近四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达到或略高于10%,比较平稳,又没有出现通货膨胀,这样的局面是很不容易得来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解决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坚持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运用金融手段搞好宏观调控,调整信贷结构,努力促进经济总量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第二,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与改革,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发挥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与改革,是保障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金融业直接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涉及各行各业和老百姓切身利益。金融业又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金融领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小的风险会酿成大的风险,局部性风险会酿成系统性风险,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要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切实做好金融工作,有效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特别要防止出现大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第四,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与改革,是适应金融业更加开放新形势的迫切需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企业进入我国,它们在资本实力、经营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国金融企业面临着高端客户和高端人才流失的危险,中小金融机构体系面临很大的调整压力。同时,在进一步开放条件下,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更加密切,跨境金融交易规模越来越大,跨境金融风险隐患更加突出,金融监管难度不断加大。为了有效应对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压力,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金融工作。

      二、 金融工作与改革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和部署,坚持以金融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企业经营效益,着力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着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进一步深化各类金融企业改革,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和调控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实现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增强我国金融业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和强化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三、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工作与改革,必须处理好的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金融企业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各类金融企业都必须把增加盈利、提高效益作为经营的主要目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广泛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金融服务。既要为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和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服务,更要加大对弱势产业、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既要追求近期效益,又要注重长远效益。金融企业决不能片面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市场风险,盲目支持产能过剩、投资过热行业发展,甚至违法违规经营、追求一时暴利。只有把提高自身效益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金融企业才能不断开拓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扩大金融业规模和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方面对金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金融业的规模必然会继续扩大,金融结构也要相应优化,金融业的质量和水平更要提高。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金融发展观念,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布局结构,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要坚决改变片面追求金融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现象,做到发展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正确处理金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要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金融领域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深化金融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建设。有些重大改革措施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进。坚持把金融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经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金融稳定安全运行中推进金融改革发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发展水平,增强金融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金融持续健康安全发展。

    [1][2][3][4][5][6]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广东潮州饶平县事业单位2021年上半年招聘110名工作人员更正通知    作者:李瑾萱

       《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已于2021年5月8日发布,因个别岗位年龄要求编辑处理原因,现对公告部分内容更正如下:公告《附件1.2021年上半年饶平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表》中饶平县柘林镇公共服务中心岗位(岗位代码:R2021090)的年龄要求中的“18-36周岁”,更正为“18-35周岁”。公告其他内容不变。特此公告。饶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5月10日[1][2]下一页


      第2篇    云南迪庆州乡镇企事业单位2021年需求196名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李诗琪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云发〔2014〕1号)和《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文件精神,鼓励县及县以上单位中,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服务工作,乡镇连续服务满2年以上(含2年)的,从到乡镇服务之日起,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工作岗位补贴。现将我州2021年各县(市)人社局征集的乡镇企事业


      第3篇    黑龙江齐齐哈尔泰来县2021年招聘人才取消和缩减教师岗位计划的通知    作者:李宛儿

       取消岗位岗位代码:202122;设岗计划:1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0人。岗位代码:202126;设岗计划:1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人。缩减岗位岗位代码:202112;设岗计划:4人;学科:政治;缴费人数10人;缩减后计划:3人。岗位代码:202113;设岗计划:2人;学科:地理;缴费人数4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19;设岗计划:2人;学科:物理;缴费人数5人;缩减后计划:1人。岗位代码:202123;设岗计划:3人;学科:语文;缴费人数8人;缩减后计划:2人。岗位代码:20212


      第4篇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    作者:李菀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人社发〔2014〕97号)《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转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工作的通知》(20210319)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服务,促进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县实际,现将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需求信息(见附件)予以公告。相关事宜请联系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股,


      第5篇    云南普洱市2021年需聘885名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李婉儿

       根据《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加强普洱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县级以上(含县级)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才到乡镇基层服务,提升基层发展能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将普洱市2021年度乡镇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岗位公告如下(见附件)。有意向到基层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按照《云南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暂行办法》的要求和步骤,填写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联系人及电话:普洱市时白春0879—212338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