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历史脉络图)
今天想带大家一起来熟悉一下中国古代史中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部分考点。
考点一: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刘备建蜀汉、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考点二:西晋: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南北。公元316年,匈奴与其他民族联合攻陷洛阳,西晋灭亡。
考点三:东晋:公元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建立东晋。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帝自立,东晋灭亡。
考点四:东晋灭亡之后南方政权更迭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史称南朝。同时,北方出现了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史称北朝,南北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考点五: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水经注》。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著《兰亭序》,被称为“书圣”。
考点六:隋朝: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为帝,改国号隋,即隋文帝。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考点七:唐朝: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贞观之治为唐太宗时期。开元盛世为唐玄宗时期。安史之乱由安禄山、史思明发起。
考点八:隋文帝时采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行成。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称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考点九:唐太宗时期玄奘天竺取经。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考点十: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唐朝时发明火药,唐末开始,火药被用于军事。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其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考点十一:租庸调制,唐朝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唐朝实行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分夏、秋两季征收。
预测考法: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是:
A.淝水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选B。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做题小技巧: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战役,国考也考过很多次,现在再拿出来考不一定直接考,可能会结合其他知识譬如地理知识一起考,在复习中一定要将各类知识结合起来复习,不能单一记忆。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做题思维(行测的思维)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有一部分的题目始终都是大多数考生的噩梦,那就是数量关系。此部分的内容难度大,耗时久,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灵活性高,所以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该部分,但是,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行测的分数偏低,或者无法拉开整体的笔试分数。那到底如何才能够拿到这一部分的分数呢?其实,对于数量关系的部分,解题的关键在于思维,而大部分考生做题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做得对不对,而不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所以
第2篇 治污的关键(治污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2015年11月份全国74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了,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全位于东北华北。有网友调侃说“看到沈阳垫底,我们市长舒了口气”,原因是某市空气质量前几个月排位垫底,于是市长发了狠话,发誓下月起必须摆脱差评。深度解析[权威论述]领导干部不能说起来放狠话,做起实事挂空挡。——习近平[
第3篇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问题(网络政府信息的特点) 作者:admin
【申论材料】以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自从美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以来,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于保持美国经济在21世纪的继续繁荣和稳定,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信息网络的规划,提出首先建立“三金
第4篇 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作者:admin
对于生理学中的消化液这个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接下来就有卫生人才网针对胃液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帮助考生进行复习。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1.【单选题】下列对胃液说法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内因子有壁细胞分泌C.胃蛋白酶原
第5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评分表(安徽公务员面试是结构化还是无领导) 作者:admin
一、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是指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跟分析相对)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A.时政类—社会现象例:近日出现了“地沟油不会重新流入餐桌”、“北大校长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等一系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