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长沙市公安局招考民警(长沙公安招正式警察)
- ·下一篇文章:人际关系沟通题 公务员(公务员面试真题人际关系)
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地方保护主义最新案例)
简要内容:地方政府“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最直接的危害是损害市场公平,破坏平等竞争。采取什么样的救市举措,决定权在各地政府,而检验举措有无效果,关键看其能否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市场自由流通。
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影响越来越深。为拉动经济增长,继中央政府出台 4 万亿元投资计划后,各地政府也相继出招。
然而,在一些地方旨在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中,有一种迹象值得警觉,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悄然抬头。
截至目前,在一些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案中,不约而同、或明或暗都含有将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区别对待、优先促销本地产品的内容,有的方案载明“鼓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和建材”;有的规定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原则上优先购买本地产品”;有的则在“家电下乡”中对购买本地产品给予特别优惠或补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当地产品的这种“鼓励”和“优先”,使得这些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蒙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应该承认,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需求总体由旺转淡,不少产品出现滞销积压,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经营陷入困境。在一些地方领导看来,本地企业事关 GDP、税收和就业,率先帮扶其渡过难关,在救市中给他们“开小灶”、“吃偏饭”理所当然。正是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一些地方将“救市”片面等同于“护市”,将共克时艰的“共济”变成了以邻为壑。由于金融危机中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救市之举容易赢得人们的“理解”,销蚀了对其破坏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地方政府“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最直接的危害是损害市场公平,破坏平等竞争。面对金融危机,政府有救市之责,但任何救市之举,都应该符合政府的角色定位,尊重市场“游戏规则”,不能由“裁判员”变成“运动员”,借“有形之手”鼓励不平等竞争,帮助本地企业击败外来企业,帮助本地产品排挤外来产品。试想,甲地政府为了保护汽车企业,指定“领地”的出租车行业使用当地汽车;乙地政府为了不让电脑厂家亏本,下令“辖区”的政府采购限于当地品牌,各地企业都躲在各自政府的羽翼下,将市场变成了支离破碎、互相割据的“山头”,救市变成各个地方的“自给自足”,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扩大内需的预期岂不成为一句空话?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极大地削弱市场竞争性,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当地企业凭借政府营造的市场不平等竞争,生产可能暂时复苏,销售出现短期增长,但实际上这只是得一时之利,贻长远之害。由于受到特殊的保护,企业坐享其成,将失去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积极开拓市场的勇气,同时也将失去创新的冲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性。那些优秀企业、优秀产品的市场空间则被压缩,而一些落后企业借助政府对外来产品设置的准入“门槛”,重新在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出现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还剥夺了人们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救市重点在企业,关键看市场,扩大内需的一个前提就是看能否有效拉动消费。地方保护主义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使得消费者“品种别无选择、消费成本增加”,救市期望起到的拉动消费效果将大打折扣。
“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也不利于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合力。这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被形容为金融海啸,其影响既不限于一时,也不限于一地。要成功抵御这样一场异乎寻常、影响深远的危机,必须众志成城,通力合作,才能渡过难关。如果救市只为“自保”,互相封锁,设立壁垒,割据市场,不仅不能全身远害,相反会加剧危机的蔓延。
采取什么样的救市举措,决定权在各地政府,而检验举措有无效果,关键看其能否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市场自由流通。一个广阔而统一的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救市中,对各行各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心中有数,急企业之所急,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从调整优化结构着手,从减轻企业负担着力,帮助企业“强身健体”,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要自觉摒弃依赖政府赐予“垄断市场”的念头,苦练内功,加快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机制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能力。
地方保护主义,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背道而驰。由于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模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对于金融危机救市中地方保护主义的“还魂”,要分外警惕,要加强对各地政府救市行为的监督,防止出现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的举动;地方政府更要认识到,尽管救市峻急,但任何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于不顾,以破坏市场公平竞争为代价,妨碍培育统一市场的做法都是歧路一条。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做题思维(行测的思维)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有一部分的题目始终都是大多数考生的噩梦,那就是数量关系。此部分的内容难度大,耗时久,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灵活性高,所以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该部分,但是,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行测的分数偏低,或者无法拉开整体的笔试分数。那到底如何才能够拿到这一部分的分数呢?其实,对于数量关系的部分,解题的关键在于思维,而大部分考生做题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做得对不对,而不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所以
第2篇 治污的关键(治污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2015年11月份全国74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了,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全位于东北华北。有网友调侃说“看到沈阳垫底,我们市长舒了口气”,原因是某市空气质量前几个月排位垫底,于是市长发了狠话,发誓下月起必须摆脱差评。深度解析[权威论述]领导干部不能说起来放狠话,做起实事挂空挡。——习近平[
第3篇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问题(网络政府信息的特点) 作者:admin
【申论材料】以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自从美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以来,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于保持美国经济在21世纪的继续繁荣和稳定,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信息网络的规划,提出首先建立“三金
第4篇 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作者:admin
对于生理学中的消化液这个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接下来就有卫生人才网针对胃液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帮助考生进行复习。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1.【单选题】下列对胃液说法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内因子有壁细胞分泌C.胃蛋白酶原
第5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评分表(安徽公务员面试是结构化还是无领导) 作者:admin
一、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是指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跟分析相对)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A.时政类—社会现象例:近日出现了“地沟油不会重新流入餐桌”、“北大校长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等一系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