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假言命题行测(假言命题公务员)
- ·下一篇文章:申论归纳概括的主要表现(归纳概括问题 如何答 申论)
进入全民阅读时代(浅谈全民阅读)
【背景链接】
在当今全民阅读的时代,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当下生活中人民的精神寄托,随着北京24小时图书馆的正式运营,在全国掀起了热潮。在当今时代,5G也开始进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我们河北雄安新区,首家24小时5G图书馆也开始了试运营,打开了我们阅读更为方便的大门。在这个图书馆中,读者可以智能借书、还书、购书,也可以网上阅读,十分的方便,而且在图书馆中可以享受高达1Gbps的网速,上网快捷便捷。
【题目预测】
随着全面阅读和5G时代的到来,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现在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因而图书馆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在河北雄安新区首家24小时5G智慧书屋已开始试运营,网速快,借阅方便,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题目,而题干中涉及到的是雄安新区的首家5G图书馆,这属于积极类的社会现象的题目。
(1)表明观点
对于题干中提到的雄安新区首家24小时5G图书馆的运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值得推广。
(2)分析24小时智慧书屋运营的积极意义
①响应了全民阅读的号召,有利于营造阅读的氛围;②5G网速快,借阅图书方便,节省了群众的时间;③阅读环境舒适,书籍种类繁多,满足了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析24小时智慧书屋运营的原因
①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提升后,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有需求;②政府政策的支持,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图书馆的发展;③该书屋自身寻求突破,与移动和新华书店联合打造借阅方便,环境舒适,借阅方便的书屋。
(4)分析目前智慧书屋运营中面临的挑战和不足
①这样的书店目前没有很好的推广,只是在发达城市的城市商圈中,在一些相对不是很发达的城市分布的不是很多;②在图书借阅中部分人员不会借阅,借阅的流程并不熟悉;③可能会出现只借不还或者破环书籍的行为。
(5)如何让智慧书屋能更好的运营
①政府加大对智慧书屋的资金的投入,根据辐射范围在各个城市合理的设置书屋,方便阅读,或者与社区进行联合,在各社区活动室设置图书角,定期更新书籍,让居民都能通过读书获取知识;
②在各个智慧书屋上贴上借阅操作流程,安排志愿者在书屋附近进行操作指导,教授人们使用智慧书屋;
③制定书屋的管理机制,对于只借不还和破环书籍的设置黑名单,按规定进行罚款,严重者不再给借书的机会。
相关文章:
第1篇 行测做题思维(行测的思维)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试卷中,有一部分的题目始终都是大多数考生的噩梦,那就是数量关系。此部分的内容难度大,耗时久,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灵活性高,所以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该部分,但是,放弃的后果就是导致整个行测的分数偏低,或者无法拉开整体的笔试分数。那到底如何才能够拿到这一部分的分数呢?其实,对于数量关系的部分,解题的关键在于思维,而大部分考生做题最关心的往往是自己做得对不对,而不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所以
第2篇 治污的关键(治污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2015年11月份全国74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公布了,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全位于东北华北。有网友调侃说“看到沈阳垫底,我们市长舒了口气”,原因是某市空气质量前几个月排位垫底,于是市长发了狠话,发誓下月起必须摆脱差评。深度解析[权威论述]领导干部不能说起来放狠话,做起实事挂空挡。——习近平[
第3篇 政府信息网络化的问题(网络政府信息的特点) 作者:admin
【申论材料】以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对政府管理也提出了挑战。自从美国政府提出要建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以来,这一战略性的决策对于保持美国经济在21世纪的继续繁荣和稳定,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信息网络的规划,提出首先建立“三金
第4篇 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胃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 作者:admin
对于生理学中的消化液这个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接下来就有卫生人才网针对胃液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帮助考生进行复习。首先我们来看一道题:1.【单选题】下列对胃液说法错误的是:A.壁细胞分泌盐酸B.内因子有壁细胞分泌C.胃蛋白酶原
第5篇 安徽公务员面试评分表(安徽公务员面试是结构化还是无领导) 作者:admin
一、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是指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跟分析相对)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对)A.时政类—社会现象例:近日出现了“地沟油不会重新流入餐桌”、“北大校长说: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等一系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