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数量关系

    古代 改革(古代改革案例)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1 02:16:01

    关于各种古代的知识,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试题中,今天贴心的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总结了常考的中国古代改革知识,赶快来看看。

    01、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桓管改革)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完成霸业在齐国改革,富国强兵。

    (1)经济上:

    ①提出“相地而衰征”: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同于马克思级差地租。

    ②面对当时“竭泽而渔”的经济开发,为了有效利用齐国的林木和渔业资源,制定了“山泽各致其时” (伐木和捕猎只准在适当的季节进行)是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禁止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滥伐滥捕,以保护树木和鱼类的正常生长、免遭破坏。

    (2)提出用人原则:

    ①“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

    ②国中“慈孝”、“聪慧”、“拳勇”出众者,由乡长推荐试用,称职的委任为吏,任用称职的又可以晋升,直至升为上卿助理——选贤任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来源。

    02、春秋时期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初税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1)公元前594年,鲁国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

    (2)公元前594年,鲁国为了增加收入,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

    03、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秦孝公时)

    (1)主要内容:

    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①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郡县制,即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

    ③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

    ④连坐,指人因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而受牵连入罪——最亲密的夫妻和朋友,也不能互相包庇,而要向政府检举揭发,使得任何“恶”“非”都不能隐匿。

    (2)立木为信: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五十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兑现。

    04、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指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推行均田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2)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

    意义:

    ①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②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05、宋朝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1)青苗法:

    ①内容: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②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③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2)募役法(又称免役法):

    ①内容: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官僚地主也不例外)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②作用: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局限: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3)方田均税法:

    ①内容: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②作用: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4)市易法:

    ①内容:在东京汴梁(今开封市)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②作用: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06、明朝张居正改革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

    “一条鞭法”内容: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简化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