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完善管理体系建设(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 ·下一篇文章:改善流动儿童家庭的教育对策(帮助流动儿童的意义)
明朝历史知识(明朝时期重点知识梳理)
在每年全国各地的笔试中,历史人文常识题目几乎逢考必出,而且出题频率高,出题数量多。所以充分备考的话,需要我们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针对考试常出现的考点,本篇为大家整理明朝历史的主要内容。
一、明朝主要史实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二)专制主义统治的加强(重点)
1.废丞相—加强皇权
朱元璋在中央废丞相,把相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
2.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地方机构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布政使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置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管理军政,合称“三司”。三司都直接受命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3.设立特务机构
设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审讯,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东厂和西厂。
4.八股取士
明朝政府科举规定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是种特殊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考试以《四书》和《五经》命题,《四书》要以朱熹的注为依据。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三)迁都北京
朱元璋洪武时期,都城南京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国防重心却在北京。永乐时,尽削藩王兵权,北方空虚。蒙古骑兵倏忽驰骤,威胁边境安全,明成祖决定把国防重心北移,迁都北京。1421年正月,明朝都城正式迁至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成为留都。
(四)中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从1405至1433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戚继光抗倭,1561年戚继光在浙东台州九战九捷,后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合作抗倭,至1565年,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
(五)明朝灭亡
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1644年3月,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明崇祯帝吊死在紫禁城后的煤山,明朝灭亡。
二、明朝的主要经济成就
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了原产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还有花生、烟草等经济作物和南瓜、番茄、辣椒等蔬菜品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日益扩大。
明中后期,棉花成为最重要的衣料。
三、练一练
1,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先后定都于南京和北京,这个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C。解析:明朝初期定都于应天府(今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今北京)。故本题答案选C。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