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数量关系

    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申论)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7:44:22

    【背景链接】

    社会服务是指在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和旅游、体育等社会领域,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依靠多元化主体提供服务的活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社会服务事关民生福祉,运用互联网手段扩大高质量供给,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有效举措。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出台《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发展目标、作出战略规划,助力“互联网+社会服务”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社会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不断优化。比如,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无需窗口排队,下载APP填报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通过在线医疗平台问诊、挂号、预约检查,足不出户直接与医生对话。而从“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在线教育普惠行动”“健康中国信息服务行动”等列入优先行动,到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共识。

    【综合分析】

    [提出观点]

    实践表明,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促进社会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既是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有效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的过程。

    [综合分析]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是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对文化、旅游、体育、医疗等领域的需求也日益丰富,解决社会服务资源相对短缺、优质服务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创新理念,用好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互联网+”不仅能够带来优质生产要素的倍增效应,实现资源放大利用、共享复用,也能够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拓展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化应用。瞄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借助“互联网+”,实现优质社会服务资源下沉、扩大辐射覆盖范围,是推动社会服务均等化、可及性的有效办法。运用网络解决城乡、区域间优质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当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基础设施,进一步用好这些基础设施,让更多人分享数字化建设的成果、共享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方能跑出美好生活的“加速度”。

    “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壮大,既是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有效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的过程。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拓展了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的社会服务消费空间,在此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以在线教育为例,《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有机构预测,相关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扩大。技术的日趋成熟,打开了产业空间,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成长中的新生事物,“互联网+社会服务”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尚未消除,数字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亟待强化,市场主体盈利能力和空间有待提升,等等。

    [参考对策]

    以数字化转型扩大社会服务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加快社会服务资源数字化,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推动服务主体转型,扩大社会服务资源覆盖范围,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有效解决社会服务资源相对短缺、优质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以网络化融合实现社会服务均衡普惠。针对城乡、区域间优质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继续推进欠发达地区网络接入和基础能力建设,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快社会服务在线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进优质社会服务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以智能化创新提高社会服务供给质量。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空间,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应用创新,有效培育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社会服务的需求。

    以多元化供给激发社会服务市场活力。针对社会服务公益属性强、市场回报低、质量难评估、隐性门槛高等特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多元化供给机制,促进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提升市场主体盈利能力和空间,有效激发社会服务市场活力。

    以协同化举措优化社会服务发展环境。创新社会服务监管理念和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保障力度,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商业保险支撑,开展试点示范,营造包容审慎、鼓励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 发改高技〔2019〕1903号

    人民日报:让“互联网+社会服务”更惠民 桂从路

      相关文章:


      第1篇    申论提出对策的技巧和方法(申论提出对策怎么写)    作者:admin

       针对特定问题提出对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申论考试考察的重点。申论考试不但要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问题、文字表达、文体运用的能力,更重视考察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后者主要在提出对策的环节中体现出来。提出对策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要想提出正确的对策,


      第2篇    行测言语理解高分心得(行测言语阅读与理解)    作者:admin

       临近考试,各位考生的情绪越来越焦虑,对“技巧”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着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在考前一周必须掌握的行测言语理解备考策略。一、培养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言语理解的题目题干多是“长篇大论”,这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其实在阅读中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各位考生能培养出阅读兴趣与阅读敏感,也能快速而准确的应对言语理解的题目。首先,保证每日半小时阅读。刚开始阅读时会枯燥、无聊又痛


      第3篇    望闻问切中的脉指的是(望闻问切的脉是什么脉)    作者:admin

       在行测当中,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对于各位考生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能拿到分,但是拿不到高分,刷了很多的的题目,好像提高也没有很明显。那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来谈一下逻辑填空,谈一谈这部分题目如何去提高准


      第4篇    兰州公务员补贴(兰州 公务员)    作者:admin

       报名时间:2007年9月1日至3日报名地点: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本报讯(记者朱婕)8月23日,记者从兰州市人事局获悉,今年,兰州市将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副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268名。本次报名时间是2007年9月1日至3日,共3天,每天报名时间9:00至17:00。报名地点在南关什字民安大厦B塔5楼中国兰州工程技术人才市场。2007年l0月10日至12日,由本人


      第5篇    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聘公告(2018年陕西省公务员招考公告)    作者:admin

       陕西省2018年统一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第一部分报考政策1.准备报名应注意什么?报考人员应仔细阅读《招考公告》和《报考指南》等内容,熟悉公务员招考的相关政策。对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要认真填报。网上报名时须凭考生本人有效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下同)注册。报名时,所提交有关信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