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常识判断

    2014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14年国考行测答案)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03:05:07

    2014国家公务员行测大纲已于10月14日晚发布,与2013年的大纲相比较而言变化并不大,对于考生而言,为了考公务员已经做了比较长时间的准备,包括找资料,找关答题技巧,很多学员也研究了大量过往的考题。因此大家传统上的复习思路、复习方法都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变。为广大考生对行测各模块的考点进行点拨,并给出相应的备考进行指导。

    对公职人员而言,要求“德才兼备”,而公务员考试实际上来说是对我们入职国家公务人员的一个筛选的过程和机制,侧重于“才”的考查,即能力评估。行测涉及的五个模块,也主要是对我们应考人员在这五个不同角度能力的测评及评估。那么我们分别对这几个模块做简单的说明和解释。

    言语理解与表达:取的好成绩,最重要的捷径是不断地重复

    言语理解和表达这个模块主要是考核我们在有关资料、有关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在公务员实际工作过程中,也要阅读大量资料、消化大量资料,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能否更有效的理解这些资料,并且把握这些资料的主旨,对我们做决策或执行某些决策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大纲中,从过往考试题的题型设计来看,这部分主要就是给出一段文字让大家概括该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对公务员考试而言,它要求考生把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中心观点和论点提炼和概括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另外语句表达、选词填空,更多的是考察我们的语感,包括阅读的语感和表达的语感,以及逻辑关系的处理,这都是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估的。

    这些问题基本在中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基本已经解决。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规则,包括概括中心论点、语法、逻辑重新拾起来。用这些方法把握和阅读整个言语理解与表达相关的题目。

    另外还要说明一点,言语理解与表达中很多题目要求学员对该篇短文中作者的立意及作者对问题解决的角度进行溯寻。这要求我们找到作者表达的含义或者这篇材料的书写角度,利用角色互换,避免用生活中的经验甚至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来选择考题中的答案。往往我们的经验及经历、感受是感性的,与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理性方面是所有差距的,因此在回答问题时切忌出现以上情况。

    就言语理解与表达而言,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多做一些相关性练习。我们常说“取的好成绩,最重要的捷径就是不断地重复。”好多答题技巧、答题思路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形成并发现。

    数量关系:复习以“巧”取胜

    数量关系是很多学员最头疼的一个模块。尤其是过往的数字推理,很多学员在没考之前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不否认,从过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轨迹来看,数字推理的难度在不断地增加。九十年代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开始时,标准答案按照一个逻辑就能找到,而现在的数字推理往往蕴藏着两个、三个乃至更多的数字规律,难度空前增加。所以这部分内容更多考的是“巧”。在实际应考过程中,如果没法解决问题时,不要在此处花费更多的时间,毕竟考试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而我们的考题却是135道题。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题量的设计是需要我们能够在瞬间把题目选择正确的,而这是我们用简单的死算方法无法解决的,所以我们要以“巧”取胜。

    数学运算仍要以“巧”做为中心。“巧”的背后离不开我们对常识的考核,比如工程问题,工常识问题掌握了,运算过程中还要运用巧劲,将二者之间有机结合,比如观察尾数,数字预现等这些方式要在考试过程中给予应用,从题干中找结果。

    数量关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结果可能也会找准确,但这并不是公务员考试需要的答题思路。而需要我们更多地在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使用巧算,最终找到准确答案。

    判断推理:难度不高,多练习即可掌握规律

    就判断推理来说,总体难度不高。如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及定义判断,这些内容只要大家方法得当,平日多做练习,这类题目是比较容易驾驭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以定义判断为例,定义判断往往是给出一个词,并在这个词后面给出定义。而在考试的过程中,往往会把这种现象在答题中略去,套用定义来分析哪个现象符合定义中所讲的内含。在实际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更多的是以自己的经验来选择,而偏离、背离了题干中所给的定义。为纠正这种现象,新东方在线公务员考试研究院名师伊强建议大家在阅读定义的时候就要把定义中的主语、谓语及宾语这些关键词、关键字段看准,用现象和定义两者之间的联系来回答问题,避免用经验及其他思路选择答案。在考试过程中,大部分情况下题目是不会背离或者偏离这些规律的,所以难度并不高,多做练习即可掌握大部分规律。

    资料分析:综合考核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资料分析题是对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核。

    我们先看理解能力。资料分析往往给出文字、表格或图形等相关资料。首先我们要阅读资料,只有阅读准确并理解透彻,才能对题目进行准确的解答。要想真正理解资料,往往还是要知识作为背景。如过往资料复习题经常以经济学这方面资料以考题出现,因此十分依赖和仰仗经济学知识的积累。平时有这方面知识的积累,理解起来便会相当容易,理解的角度和逻辑也会很准确。这对我们正确的计算意义非常重大。

    资料分析的第二点,强调的是计算部分。就这部分题目来说,计算过程不是考试重点,结果才是重点,从这点来说,要强调以“巧”取胜。有很多题目答案是我们用肉眼观察就能找到准确答案的。比如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可能在四个答案中有三个跟有百分号,一个没有跟百分号,如果我们理解透彻,就知道他们问的不是百分比,所以没有百分号的答案便一定是正确的,像这种情况是不需要计算的。这就说明在资料分析题目当中一定要仔细看答案,用“巧”来看答案中的规律,一眼找到准确答案。但并不排除备选答案需要做计算,计算过程可能并不复杂。

    常识判断:特别关注2013年经济、社会、管理中的重大制度

    常识判断常常让学员感觉到大海捞针。的确,天文、地理、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包含的面非常之广,我们经常会说常识判断的准备更多依赖于平日里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知识的积累。需要强调的是常识判断部分这两年变化的规律是时政性越来越强,这就提醒我们要特别关注2013年我们经历过的经济、社会、管理中的重大制度。

    所以总体来说,行测固然要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基础上提高速度,毕竟是在120分钟之内做135道题目,所以时间相当紧张,我们提醒考生一定要利用好这将近40天的复习时间,争取考得好成绩。

      相关文章:


      第1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聘的笔试当中,一些高频考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频繁出现,而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陷入这类考题中的文字陷阱,导致分数不理想。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类容易出错的高频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考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一、单项选择题1.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6年。①救火英雄:三进火海,出来时快被烧成炭人;②乡村教师:37年捐40余


      第2篇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    作者:admin

       安徽省申论标准预测试卷(A类)标准预测试卷一(关注社会焦虑)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


      第3篇    申论需要练题吗(申论要考作文吗)    作者:admin

       “申论需要复习吗”,这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心头的疑惑。因为部分考生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复习了很长时间,又是看书又是报辅导班,最终成绩反而比那些没有复习(坊间称之为“裸考”)的同学低,出现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还有部分考生第一次参加考试时没有复习,申论分数也不低,第二次参加考试时进行了复习,学习了很多方法,背诵了很多范文,分数反而降了下去。实际上理性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两种情况仅仅是个别现象,并


      第4篇    河南公务员进面试比例(河南公务员面试批次)    作者:admin

       今年我省统招公务员面试成绩将当场公布。昨日,我省统招公务员参加面试确认方案出台,公务员考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并当场公布,考生可以在面试结束后就知道自己的总分数。此外,由于报考职位冷热不均,今年招录2240个公务员名额将有所减少。附


      第5篇    需要内外兼修(内外兼修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admin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当中,考官考查不单单是一个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更多时候考生的外在仪容也是各大考官关注的事情.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之内在如果考生以为只要外在好就完事大吉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外在没有内在的考生会让考官觉得是绣花枕头。1.良好的心态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心态对考生很重要。考生在面试考场可能会遇到某种突发状况,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