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实名举报事件(事业编实名举报)
- ·下一篇文章:学术不端行为法律化(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
恶意隔离的危害(私自返乡被强制隔离)
半月谈评论员 丁静
近日,河南郸城官员宣称对中高风险地区“恶意返乡”人员先隔离再拘留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春运来袭,奥密克戎、德尔塔多点散发,对各地来说都是一场疫情防控的大考。尽管很多地方积极备战,但仍有个别地方层层加码、动作变形。有的擅自扩大风险地区范围,或者延长隔离观察时间、增加核酸检测次数;有的帮欲返乡者算自费集中隔离的账;还有的以舆论施压:家人担心、邻里嫌弃,别回来了。
抗疫进入第三年,我们已经不是新手,应该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疫情。所谓成熟,无外乎依法、科学、精准。层层加码、一刀切,不仅没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也难以体现科学和精准。说白了,在全社会期待以更小社会代价实现疫情防控的当下,抱着“层层加码”的“杀手锏”不放,难逃懒政和治理能力不足的诟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疫情防控中,政府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应该经得起依法防控这一要求的检验,而不是“拍脑门”,想一出是一出。真正的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没有行程绿码就无法返乡过年。至于有绿码者返乡,是否需要拘留,更应该由法律决定,不该被官员当作唬人的噱头,在群众中造成恐慌情绪,引起不良社会反响。
层层加码也反映出一些干部不想作为、不愿担当的懒政思想。通过层层加码,将返乡群众“踢”出自己职责范围,或者控制在自己划定的圈子里,让自己少承担风险和责任,这是懒政,也是治理能力不足。层层加码比层层分解要简单得多,一禁了之比动态优化要轻松得多,一些地方以“损害群众利益”减轻“疫情防控压力”,忘记了疫情防控防的是病毒,不是人。
层层加码也暴露出各级政府的疫情防控权责划分尚不完全清晰。比如,一些防控政策,国家只明确原则,具体由各地执行。诚然,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因地制宜比较科学。然而,一些本该体现科学性、刚性的政策,却笼而统之语焉不详,在一定程度上给层层加码留下了空间。
抗疫进入第三年,不能总拿疫情当懒政的挡箭牌。治理手段匮乏的地区,可以抄“优等生”的作业,将可复制的经验形成标准程序,提高抗疫治理的能力和效果。各地应在抗疫的实战中操练依法施政、明晰权责、下沉力量、转变观念,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感受到即便在抗疫的高压下,返乡团圆依然是各级政府重视的民生大事。
相关文章:
第1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考试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招聘的笔试当中,一些高频考点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频繁出现,而很多考生和学员经常陷入这类考题中的文字陷阱,导致分数不理想。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类容易出错的高频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考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一、单项选择题1.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6年。①救火英雄:三进火海,出来时快被烧成炭人;②乡村教师:37年捐40余
第2篇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答案) 作者:admin
安徽省申论标准预测试卷(A类)标准预测试卷一(关注社会焦虑)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应试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
第3篇 申论需要练题吗(申论要考作文吗) 作者:admin
“申论需要复习吗”,这是近年来很多考生心头的疑惑。因为部分考生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复习了很长时间,又是看书又是报辅导班,最终成绩反而比那些没有复习(坊间称之为“裸考”)的同学低,出现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还有部分考生第一次参加考试时没有复习,申论分数也不低,第二次参加考试时进行了复习,学习了很多方法,背诵了很多范文,分数反而降了下去。实际上理性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上述两种情况仅仅是个别现象,并
第4篇 河南公务员进面试比例(河南公务员面试批次) 作者:admin
今年我省统招公务员面试成绩将当场公布。昨日,我省统招公务员参加面试确认方案出台,公务员考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并当场公布,考生可以在面试结束后就知道自己的总分数。此外,由于报考职位冷热不均,今年招录2240个公务员名额将有所减少。附
第5篇 需要内外兼修(内外兼修的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admin
在国家公务员面试当中,考官考查不单单是一个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更多时候考生的外在仪容也是各大考官关注的事情.2016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技巧之内在如果考生以为只要外在好就完事大吉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外在没有内在的考生会让考官觉得是绣花枕头。1.良好的心态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心态对考生很重要。考生在面试考场可能会遇到某种突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