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1政府工作报告(青海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1日
在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省 长 信长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青海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期间亲自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6月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美好蓝图,注入了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担当实干的强大思想动力,全省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一优两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较好实现,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青海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开局良好。我们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使命,专门制定行动方案,明确提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建设为统领,一体打造七个新高地,各项任务正在扎实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是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美丽家园、幸福家园。随着“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首届国际生态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以及《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热播,青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成果广受瞩目,更具影响力、美誉度。黄南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德、河南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美丽中国,青海发出了好声音。我们认真落实能耗“双控”和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求,启动零碳产业园区绿电工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全国领先。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已完成近八成。青海湖碧波荡漾,三大江河出省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湟水河达到Ⅲ类,3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水污染防治走在了全国前列,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6%,新增国土绿化面积500余万亩,实现荒漠化、沙化土地“双缩减”,土壤环境清洁稳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现。青海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水中的鱼儿、天上的鸟儿、草原森林里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种群更多了,大美青海越来越美,这些都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写照。
——产业“四地”建设扎实推进。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要指示,我们用心深学细悟,注重规划引领、强化协同攻关,与国家部委联合编制了四个专项行动方案,并建立省部联合推进机制,为高起点起步、高质量推进打下了基础。
盐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高纯氧化镁晶体材料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碳酸镁示范线建成投运,钾肥、碳酸锂产业稳步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新能源发展作出了贡献。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提升,在国家首批1亿千瓦装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1090万千瓦项目落地青海,新开工规模创历史新高。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投运,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全国领先,“绿电7月在青海”继续保持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生态旅游迈出新步伐,推出精品线路200条,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金银滩—原子城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旅游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以上。绿色有机农牧业取得新成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储备能力再创新高,牦牛藏羊质量安全可追溯规模超过400万头只。“四地”建设的全面推进,有力促进了供给侧转型升级、有效带动了需求侧企稳提质,具有时代特征、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生态友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前景可期,无限光明。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面对纷繁复杂的宏观环境,面对两难甚至多难选择的新挑战,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精准落实宏观政策,强化经济调度服务,全年新增减税降费40亿元左右,“青信融”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融资34.5亿元,放大了助企纾困政策效应。提升财政支撑保障能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3%,盘活上年财政存量资金96%,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零增长背景下,中央财政给予我省各类补助同口径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近八成工业行业实现盈利,有色冶金、化学制造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全国首个年产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有序推进补短板利长远重大项目,西互一级扩能改造、西宁南绕城东延等公路建成通车,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进入收尾,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民间投资占比近四成。出台促消费政策,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能源汽车、计算机产品等升级类产品市场活跃,消费在恢复中实现较快增长。优化外贸发展政策措施,进出口总额增幅居全国前列。全省经济在承压前行中稳步恢复、稳中向好。
[1][2][3][4][5][6]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整除 技巧(整除问题进阶视频) 作者:admin
在备考行测的路上,总有一类题目拦在广大考生面前,因其题型多、对思维要求较高等特点使得考生很难快速掌握和在短期内提升,这就是数量关系。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带广大考生了解一下“整除特性”这种巧解数量关系题目的技巧,熟练掌握之后便能够秒杀一部分题目。一、题目示例张三将自己养的猪交给李四一部分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
第2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容摘要) 作者:admin
一、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对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3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举例) 作者:admin
事业单位考试经济常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1、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指的是“通过政府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来控制经济”的政策意向与活动。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即国家
第4篇 报考新疆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报考新疆公务员的条件) 作者:admin
BODY{FONT-SIZE:12px;FONT-FAMILY:??;background-color:#ffffff;}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面试工作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统一安排组织实施。报考南疆四地州乡镇公务员“1001”、“1002”职位的考生分三个点进行面试,在伊犁州、乌鲁木
第5篇 摈弃浮躁拼音(摈弃浮华是什么意思) 作者:admin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讲述的故事引起广泛共鸣。多年潜心研究,团队密切协作,执着科研攻关,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获取灵感,终于发现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造福人类。“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株“中国小草”改变无数患者的命运,让世人感慨万千。这份“礼物”,不只是惠及苍生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