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四大类型题逐一突破(公务员面试四大题型)
- ·下一篇文章:作答面试综合分析题如何利用好题干信息进行(如何答好面试的综合分析题)
传统文化的热点(传统文化集锦)
【导读】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我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为什么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走出了一条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风雨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土壤,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上,文化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规则制定权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要在世界上有所作为,首先要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作文练习请以《传统文化的“去”与“留”》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
传统文化的“去”与“留”
中华文化如同江海,浩瀚而奔腾,流长而静深,是中华民族最璀璨的珍宝。然而,当前社会上却滋生出一股“去传统化”的不正之风:一些学校,盲目删除所有古诗歌,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绝缘”。小学生读古诗很有必要,不仅不能删去,反而应该加强,因为“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才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传承国学精华、弘扬古圣精神、释放民族智慧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传统不能去,只能留!
留下传统,写出《新少年中国》。曾几何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激发着中国青年希望、进取、日新之斗志。而如今,中国传统在今日中国青年身上却日趋稀薄,逐渐丧失了作为中国新青年独有的特质。忠孝仁义、信礼智勇等等优秀文化品格逐渐消失,变为空洞的文化符号,内涵不再。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似乎更为重要,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我们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让传统文化,回归学校教育;让诗词歌赋,成为每个国人基本的人文修养;让国学经典,变为修身涵养的必修课;让亲近传统文化,成为青年追求的新时尚……如此,才能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狂狷豪迈、风流洒脱的《新少年中国》。
留下传统,传承中华文化之基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国的优秀文化不失传,不在我们的手中丢失。我国的科技技术仍在不断的革新,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非常的短缺。端午节就被韩国给申遗,我国茶文化是发展最早,但在日本却盛行,一些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被人们所重视了,反而却热衷于洋节的崇拜。以至于有人说“内地的中国人看上去最不像中国人”,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有更浓的中国味,不禁齿寒而又惊惧。“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技术一打就垮;没有优秀传统文化、没有人文精神,不打就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让传统文化深嵌在每个国人之血脉基因。
留下传统,用文化滋养情韵心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里那个急盼归家的战士,在抱怨时也是那般的诗意盎然;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里那对新人,低声喃语着最动人的情话;“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诗中藏着每个人国人磅礴大气的盛唐之梦;“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词里有最难言的人生苦涩情愁,也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豪迈、不羁与豁达……学习传统文化,也是在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用情韵滋养心灵,鞭挞麻木与冷漠。
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以及后世的无价瑰宝,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劲发动机,万万不可丢失。让“无中国化”纠偏成为传统文化扶正的开始,更好地为民族复兴积聚力量,更多地为为后世子孙累积福祉!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