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推动社会治理(刚柔相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复习已经开始,本文网校提供一篇优质范文并解读其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考生可收藏学习,用作晨读资料。
刚柔并济 助推社会治理
评析:分隔式标题,“刚柔并济”点明手段,“助推社会治理”的动宾结构点明文章议题,标题形式新颖,值得借鉴。
城管执法从备受诟病的“暴力执法”到备受称赞“柔性引导”,路边小摊从过去的占道扰民到现今的成为城市一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不仅仅是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创造了美好的城市风景,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政府管理思维的进步,体现了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在严格执法和合理引导中取得了平衡。所以,社会治理需要智慧,需要创新,需要有刚性的保障,也需要有柔性的支撑。
评析:先列举城管执法和路边小摊转变的现象,点明其实质在于社会治理的进步,接着分析社会治理进步的良好效用并指出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严格执法和合理引导中取得了平衡”,最后提出总论点回扣标题。现象+分析,步步展开,层层深入,值得学习。
社会治理需以刚性制人。我国法制建设的新十六字方针提出要“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当社会国家失去了法律的支撑,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的状态。同样,社会治理也需要有坚强的法制支持作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治理成果。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中国式过马路”、“广场舞扰民”等现象,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因为缺少相应的执法权,没有刚性的执法支持,仅靠劝导,效果甚微。而反观有些地区对于污染环境“小广告”的治理就采取了严管重罚的态度,效果显著。所以,要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刚性保障。
评析:先从法制建设层面指出社会治理需要“刚性”,然后列举“中国式过马路”等缺乏刚性执法造成的不良治理效果和严格惩处“小广告”的良好治理成果,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出社会治理需要法制刚性保障,回扣分论点。分论点1+分析论证+总结回扣,逻辑清晰。
社会治理需以柔性化人。古有“以柔克刚”这一说法,说明“柔”并不是弱而无用,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柔”之优势,那么可能会起到比刚性手段更有用的效果。社会治理亦是如此,社会治理只有体现法内柔情,方能春风化雨。就比如成都桂溪街道在化解居民矛盾,进行纠纷调解时就是运用柔性模式化解纠纷,不仅有效解决了矛盾,更提升了政府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比如在面对街头艺术工作者的问题时,多地探索有效举措,为街头艺术工作者提供专门表演区域等,为街头艺术的发展留足了空间。由此可见,柔是社会治理中必不可少的支持。
评析:先引用自古以来的“以柔克刚”的说法,指出社会治理需要“柔性”,然后列举了成都桂溪街道调解纠纷和为街头艺术工作者提供专门表演区域的两个事例,展现出柔情“春风化雨”的作用,最后总结社会治理柔性必不可少,回扣分论点。本段同样采用了分论点2+分析论证+总结回扣的结构,与上段正反对比分析论证不同,本段采用了双事例正向并列论证的方式。
社会治理需刚柔并济以服人。刚,高效有力,但过刚过硬则显得社会治理缺乏人性化的关怀;柔,温柔亲和,但柔弱无力则使得社会治理无法落到实处。只有当两者充分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治理的作用,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到底如何做好刚与柔的平衡则要充分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如若是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等行为,则一定要用硬性手段予以严惩;而如若是面对民众生存生活的现实需求等,则可适当运用法内柔情。
评析:分论点3+分析论证。先指出“过刚”缺乏人性关怀和“过柔”难以落到实处的问题,接着指出刚柔并济的良好效用。然后对于如何协调平衡刚柔关系,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即何种情况用刚、何种情况用柔。本段论证不够理想,论点提出了刚柔并济,在举措中应该体现出刚和柔的结合,而本段指出对于犯罪用刚、对于民众用柔,这是分论点1和2所论证的内容,本段应该选举一个案例同时体现出用刚和用柔,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当前中央的重要要求及目标,只有构建了良好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才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对此,我们更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分规划,九分落实,将社会治理落到实处,合理运用刚性手段与柔性方法,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共1021字)
评析:结尾以中央层面要求强调了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然后总结指出应刚柔并济提升社会治理,回扣标题。
【文章小结】 本文以提升社会治理为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社会治理中刚性和柔性需求,提出了刚柔并济方能提升社会治理的论点。 分论点1论述A面“刚性”,分论点2论述B面“柔性”,分论点3论述AB面结合“刚柔并济”。这样结构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逻辑清晰、论证严密、条理清楚,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三个分论点的论证,没有选取适当的案例体现出刚和柔的结合,使得文章论证力度不足。 【申论积累】 社会治理需要智慧,需要创新,需要有刚性的保障,也需要有柔性的支撑。 当社会国家失去了法律的支撑,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的状态。 古有“以柔克刚”这一说法,说明“柔”并不是弱而无用,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柔”之优势,那么可能会起到比刚性手段更有用的效果。 刚,高效有力,但过刚过硬则显得社会治理缺乏人性化的关怀;柔,温柔亲和,但柔弱无力则使得社会治理无法落到实处。 |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