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巧解逻辑填空之联合关系怎么填(联合关系的短语举例)
- ·下一篇文章:2016年天津省考申论答案(2016天津公务员行测真题及解析)
公务员申论各种题型答题模板(公务员申论答题思路)
中公教育专家通过潜心研究,发现归纳概括题是省考申论中必考题型,学会做归纳概括,申论就成功了一半。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从申论归纳概括题目的作答方法上给各位细细道来。
一、审题是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归纳概括题的审题是做对、做好题目的基础工作。整个审题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审清题干。通过阅读题干,我们能知道,此道归纳概括题的材料范围,从而锁定资料内容,节约时间;通过阅读题干,我们还能知道作答对象,也就是考官在问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回到材料寻找的要点,能保证我们有的放矢。例如,题目中让你概括心理方面的缺失,那么你就需要去给定资料中寻找心理方面的缺失部分。此外,要切记,考官问什么,我们答什么。第二部分,审清要求。“要求”是很多同学在真正做题中,经常忽略的一点,结果要点找的挺全面,却拿不到高分,这不妨从“要求”中找原因。归纳概括题的要求又分为常规要求和特殊要求,而其中特殊要求往往至关重要。例如,要求中明确规定要点要“分类合理”,但是你的答案没有进行分类或分类不合理,那么往往分数极低。总而言之,通过对归纳概括题的审题,我们能够知道我们要答什么以及怎么答。
二、找点是关键
根据归纳概括题的出题方式来看,其作答对象往往指向性非常明确,如概括问题、概括原因、概括做法等,所以我们在找点过程中会更加侧重于“关键词阅读法”,按照题干中给定的作答对象,寻找对应的表示作答对象意思的词语或短语。比如让我们去概括意义,那么我们就去限定的材料中寻找有利于、有助于、促进了、提升了等表示积极影响的词汇。当然,为了更好的筛选人才,归纳概括题的难度也在上升,单纯靠“关键词阅读法”是远远不够的,限于篇幅,其他方法就不再赘述。
三、加工是保障
找完要点之后,并不是直接把要点罗列完事即可,还需要判断要点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进一步调整。一般情况下,分为形式上加工和内容上加工。从形式上来看,归纳概括题的答案建议写成总括句+具体内容(分条书写)的样式;内容上,需要用到我们的合并同类项,让要点更加清晰明了。
四、书写要注意
万里长城终于走到最后一步,答案书写要注意亮点:第一、写在题目的指定位置,不然分数不保;第二、注意字迹的工整、卷面的干净,咱们还是要靠颜值吃饭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公教育专家希望考生们勤加练习,把归纳概括题修炼成“送分题”,“成公”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