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时事政治

    北大博导遭学生嫌弃事件(北大博导遭学生嫌弃视频)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01:51:14

    2021年10月11日,“如何看待北大博导因‘第一学历’遭学生嫌弃?第一学历的偏见该如何扭转?” 在知乎引发热议。

    事件源于一位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985本科生在网上发帖吐槽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而本科“还是XX学院没写上去”。短短一段网帖,充斥着对北大博导“第一学历”的“嫌弃”。

    与此同时,教育部近日再次明确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引发广泛关注。

    “第一学历”不存在?“第一学历”偏见存在

    前不久,教育部在公开回复网友提问时明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教育部在答复中还说,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而在7年前,教育部就曾对“第一学历”问题进行过类似回应。

    尽管教育部一再否认“第一学历”的说法,但事实上,无论求职还是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对“第一学历”的关注与讨论都普遍存在。

    通常意义下,“第一学历”是指第一次接受高等教育时获得的学历,即个人在大学本科(或专科)阶段取得的文凭。

    一些用人单位/导师将求职者/学生的第一学历毕业院校是否属于“双一流”或“985”“211”高校作为筛选门槛,由此出现了对“第一学历”的偏好与歧视。

    上述自称取得保研资格的985本科生在网络上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认为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湘潭大学,而本科“还是XX学院没写上去”。他最后甚至提出“个人建议”:希望北大能整顿下师资。

    此贴一出便引发热议。有网友认为,“以本科出身,就认为老师水平不行,未免太过肤浅”。也有人提出,如果连北大杰青教授都还要因本科出身而遭受歧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历歧视之严重,暴露出对“第一学历”的崇拜之深。

    985本科生对导师学历的“反向歧视”颇为少见。更多情况下则是,众多本科出身一般、研究生毕业于985等名校的学生在求职时所遭遇的“第一学历歧视”。

    例如,一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博士曾在网络上发帖称,其找工作时被卡在学历上,原因是他的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毕业的院校非985和211。

    更早在2013年就有媒体报道过,一位武大女博士因本科学历不是211院校,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令她感到非常苦恼的是,“很多刷简历,基本上看第一学历,若第一学历不是‘211’,一律飘过”。

    “第一学历”定终身?

    那么,以“高考定终身”、用“第一学历”判断一个人综合能力是否有其合理性呢?一篇2021年2月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研究生教育研究》的论文指出,无论在科研成果,还是学位论文方面,不同第一学历硕士研究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篇题为《第一学历歧视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工作能力污名的视角》的论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历与其综合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不相关,“第一学历歧视”完全没有必要。

    除了求职,研究生招生中的“第一学历”偏见也普遍存在。例如,高校在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等各环节中,均表现出对第一学历为重点高校生源的偏爱与优待。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在研究生招生时,导师甚至学生自己都会觉得第一学历十分重要,是决定学生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针对此类事件,多位导师曾在科学网发文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一位指导过20余名硕士的导师曾表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适合做科研,影响因素很多。第一学历往往代表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特别是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能力,但并不能决定他是否具有创造性。

    另一位曾指导过相当多学历“出身”不好学生的教授则说,这些出身并不显赫的学生,虽然可能免不了偶尔会有个别人为自己的“寒微”出身而流露出某种不自信甚至自卑,但是在求学中他们大多数人都很刻苦努力,反而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逆袭的他们,打破“第一学历”偏见

    “第一学历”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成功与否并没有决定性影响。“第一学历”不高也许决定了他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逆转人生,但所谓低学历出身并没有定义他们的能力与潜力。

    高会军的逆袭故事,曾引众人赞叹。10年时间,他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导。今年7月,更是成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2021年新当选院士。

    1991年,15岁的高会军在初中毕业后,选择进入陕西的一所中专。1995年7月,中专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当磨工。但他并未止步于此,在工厂时立志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文凭。最终在1998年,高会军15门课全都一次通过,获得了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本科学历。

    高会军此后的人生继续不断突破:29岁那一年,他成为哈工大历史上唯一一位由讲师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的学者,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博导;2014年,他被评选为17位世界最具影响力科学家之一;2021年科学探索奖“信息电子”领域奖项获得者,成为哈工大第二位获此殊荣的青年科学家。

    此外,他还是国家“杰青”获得者、IEEE Fellow、2020全球顶尖计算机科学家Top10。

    “出身”不高但成功逆袭的故事还有不少。2020年,一位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博士张霁曾红遍全网。他经历了高考复读、三本院校本科毕业,到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再到入选华为“天才少年”成功斩获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

    张霁读博期间的导师周可曾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对张霁印象最深的是,求知的主动和创新的热忱。他对于新的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求。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想尽办法去解决。张霁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突出。”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