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新官不理旧账属于违反哪个纪律(新官不理旧账现象探析)
- ·下一篇文章:为官有为 申论(为官做事)
公务员面试哲理类题目作答思路总结(公务员面试哲理类真题及解析)
入围面试的考生要清楚:战争才刚刚打响,我们离成公还有很大一步。公务员考试网希望大家抓紧时间来备考。面试是一种测试手段。通过考官与应试者双方面对面的信息沟通或行为来考察应试者是否具备与职位相关的能力和个性品质。
面试是一项复杂的测试活动。从考官的角度来说,他们通过对应试者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倾听,来考查应试者是否具备与岗位相匹配的素质和能力;从应试者的角度来.,他们需要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相关素质,包括面试前知识和技能的精心准备与个人形象的“设计”,面试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与敏捷的思维反应、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在面试中有一共有九大测评要素: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九大测评要素中,综合分析能力里有一种题型叫哲理类题型,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哲理题即题干给出一个小故事要求考生能够从这个故事里得出一定的道理来。那么我们如何去攻破他们呢?我们要学会两种方法:求同和求异。
1.求同:当题目中出现.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主体,且它们有有共同的结果时,我们分别分析各主体的行为,通过归纳、综合,从中找出共性原因,即导致共性结果出现的原因。
【例题1】有人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出门时,手中拿着钥匙,却急着找钥匙;急着记录来电,笔拿在手上,却睁大眼睛到处找笔。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请你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作简要分析。
【参考解析】通过对题目中内容的归纳、综合,我们发现,虽然两种情形中找的东西不同,但在找的过程中的心态是一致的,即“急”,于是我们找到出现问题的共性原因——太过着急。因此我们就可以提出观点,凡事不要太过着急,要稳。
2.求异:当题目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主体,且它们身上有一些共同因素,但却有截然相反的结果时,我们应略去对其共同性因素的分析,而应专注于对主体间的相异之处进行分析,因为这才是导致最终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
【例题2】“一个水桶如果装满水不易被风吹跑,如果是空的容易被吹跑。”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参考解析】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我们发现,装满水的桶和空着的桶在材质、规格等方面没有任何不同,这些均不是导致它们结果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忽略对其共同性的分析,而要关注二者间的差异性——装满水和不装水,这才是导致一个没被风吹走、一个被风吹走这样不同的结果。于是,这道题的本质,推及到人身上,就是要想在社会稳稳立足就需要丰富自身内涵。
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们认真研究以上方法,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决胜面试。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