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教师阻拦高铁(教育局对阻止高铁女教师处罚)
- ·下一篇文章:公共服务过少(公共服务不好)
李永新讲申论(李永新申论视频百度云)
论说文作为申论考试中的最后一道大题,对考生拿高分的意义自然重大。对于要批阅如山试卷的阅卷老师来说,他不大可能把考生所答的每段文字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一个精彩的开头和别致的结尾往往会如夏日送去缕缕凉风般吸引阅卷老师的思维。
中公网专家李永新老师就论说文答题,如何能较容易的拿到高分给出一些技巧和建议。
一.开头部分:
开头虽短,但非常重要,人们常说“凤头豹尾”就说出了对于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重要,开好头才写得出好的文章。
1.叙开
叙开即先概述申论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然后亮明观点。
2.顺出
即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
3.引言
即用名人名言、名句等,引出论点。
4.设喻
即打个比方,引出论点。
5.对比
即用正反对照的方法,引出论点。
6.设问
即先用设问起笔,引出论点。
在考试中,我们提倡先以叙开的方式概括材料主要问题,然后运用引言、设喻、对比或者设问等方式中的一种提出论点;或者以顺出的方式先运用引言、设喻、对比或者设问等方式中的一种提出论点,然后再引出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若感觉运用这两种方式有困难,可简单的就以叙开方式开头为上选。
二.如何收尾: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常用的大致有以下五种。
(一)概括总结,收束全文。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要准确无误,文字简洁。
(二)深化主题。在收尾时,对题目或开头说的话加以发挥或强调,使文章一脉相承,结构紧凑,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提出建议,满怀期待。结尾时表示感召或期待,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四)引用名言,强化主题。在结尾中引用名言或诗句,以加强文章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借意抒情
最精彩的结尾应该是:意未尽,言已止;余味无穷,耐人深思。
最乏味的结尾是:在结尾处喊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努力吧!”在考生看来似乎充满激情,但给阅卷人感觉往往是单调、幼稚、底气不足。
对结尾的最低要求是完整。要做到结构完整,除了列提纲外,还要学会采取紧急补救措施。即使时间再紧张,也要设法结尾,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好。注意要另起一段,用总结性的语言(把第一段或全文压缩)写一句话完篇。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拿到令自己满意的分数!祝考试成功!
论说文作为申论考试中的最后一道大题,对考生拿高分的意义自然重大。对于要批阅如山试卷的阅卷老师来说,他不大可能把考生所答的每段文字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一个精彩的开头和别致的结尾往往会如夏日送去缕缕凉风般吸引阅卷老师的思维。
中公网专家李永新老师就论说文答题,如何能较容易的拿到高分给出一些技巧和建议。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