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混悬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文章:2012年政法干警招录公告(政法干警面试真题)
综合分析题答题思路申论(申论中综合分析怎么写)
在每年的申论考试中,共有四道小题,一道作文。在四道小题中又以综合分析题最难,也最难掌握。据统计:2017年国考地市级10分的分析题,平局分只有4分。为什么?就是因为综合分析,不仅需要细微之处的分析,又要有宏观整体的综合。而大部分学生要么擅长分析,只知分析句子和关键词,但是却不知道总体布局来进行脉络梳理。因此,部分学生即使写出了部分要点也不止所以然;还有部分学生大概知道整体模糊含义,却不知如何表达,如何从材料中索取关键词。今天就综合分析类中词句理解题跟大家谈一谈。
首先要谈下词句理解的思路:思路其实就是先要理解其含义并进行具体演绎。然后再多角度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或论证。最后再总结。具体而言就是讲:1、内涵+表现2、原因或影响3、对策。当然这三步不一定全写,一定是有所侧重,有的时候侧重第一步,有的时候第二步,有的时候第三步。具体什么时候侧重,那一定是根据材料而定。到底怎么定,具体选几个例题跟各位细解一下。
一.词的理解:
例1:给定资料9中提到:“一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学者并不缺乏勤勉,然而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文化逆差”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例2:节日和人一样是有灵魂的,请结合背景资料谈一谈对“灵魂”的理解。要求:分析透彻,全面准确。逻辑清晰。
这两种是典型的题目,一个词根据材料理解是贬义,而一个词结合材料理解是褒义。因此,具体要素侧重就不同。具体如下图:
二.句子理解
对于句子的理解,一般一句话都是一个观点。要谈理解,一种是重在分析,一种是重在综合。如下:例1:“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这个其实重点理解其中关键词,这句话就迎刃而解了。重点理解其中的“技术层面”“灵魂”在材料中具体指什么,这个题也就解决了。
例2:阅读“给定资料7”谈谈你对其中画线部分“我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我读书少”的理解。要求:全面、准确、解读充分,条理清楚,200-300字。
解析:这句话没有什么抽象的关键词,因此无从下手,这种侧重从材料宏观理解,材料的主题,段落大意等等。这种一般第一步要谈的一定是意在表明什么。因此如下图::
词句的理解重在理解这四张图,如果能够清晰的了解清楚,那一定对综合分析不再惧怕,或许这正是胜人一步的缘由吧。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