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大学生经济独立知乎(大学生经济独立的优点)
- ·下一篇文章:申论文章开头的主要作用(申论作文开头写法)
浙江省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浙江小学语文教招真题)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华图名师预测试卷一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共4页六大题。
2.本试卷总分100分。
3.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请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卷外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鲜(xiān)鲜艳新鲜寡廉鲜耻
B. 解(jiě)解散押解解甲归田
C. 强(qiǎng)强求牵强强词夺理
D. 宁(níng)宁静宁愿息事宁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金榜提名浩然正气
B. 蝇营狗苟痴心妄想
C. 始终不瑜贪赃枉法
D. 脍炙人口各行其事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一班代表队和二班代表队各执一词,辩论会上,精彩场面不断出现
B.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半天拿不定主意
C. 几天来,小区里的便民伞、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
D. 亚太经合会议早已结束,如今才见报道,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全是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看到他新近出版的小说,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无法诉说的悲哀
B. 大年初一那天,表哥带来了过完春节即将到来的我的生日礼物
C. 人人都应该为“希望工程”献出自己的爱心和义务,为渴望上学的孩子们做点实事
D. 现在,当昔日的辉煌悄然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些造就辉煌的理由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A. 青年人不仅要继承前人的事业,而是要做前人所没有做到的事业
B. 所有这些唱词和对白,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 韭菜是一年生植物呢,或者是多年生植物呢
D. 这么长的课文,即使浏览一遍,也要十几分钟
6.表达意思、情感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
A. 句子 B. 单字
C. 词语 D. 篇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7.名句填空
(1)丞相祠堂何处寻?。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2)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
8.《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记音的一套,也是推广普通话的。
9.目前我国现行声调符号包括阴平、、、四种。
[1][2][3][4][5][6]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