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引言式开头万能(引言式申论标题)
- ·下一篇文章:用无知做托词,逃避不了应有的惩罚(用“无知”做托词,逃避不了应有的惩罚!)
从从谏如流(从谏如流是什么意思啊)
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践行“三严三实”新要求
“人们在批评的筛子里寻找一切奥秘”。查找不严不实的问题,既需要反求诸己的内力驱动,也需要批评监督的外力助推;落实从严从实的要求,既需要自我解剖的无畏勇气,也需要从谏如流的开阔胸襟。
“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靠自身努力,也靠党和人民监督”,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从谏如流,自觉接受监督”,为持续开展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从严治党成效如何,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作风怎样,身边的同志看得最清楚、最有评判权。让他律与自律相辅相成,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相得益彰,让监督与反躬自省相互补充,才能将组织力量、班子力量、个人力量、群众力量结合起来,把问题置于全天候的探照灯之下。
尽管“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天经地义”,但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视“监督”为麻烦。有的抱着“举大事不谋于众”的盲目自信,对群众意见不屑一顾;有的误认为“提意见就是唱反调”,以“维护团结”的名义压制批评监督;更有甚者,对批评监督搞打击报复……其结果,没有批评的团结、缺少监督的和气,只会让问题越攒越多、越积越厚。可以说,不愿意接受监督,本身就是不严不实的突出表现,需要深入整改、大力纠偏。
纵览中国古代盛衰兴替的历史,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往往是良政善治的开端;壅蔽言路、闭目塞听,常常是政治衰败的前兆。其实,“一言堂”看上去威风凛凛,实际上是自我孤立。对领导干部而言,容忍批评声音,才是真正的胸襟;自觉接受监督,才是真正的自信;做到从谏如流,才是真正的智慧。敞开心扉,襟怀坦白,有闻过则喜的雅量,有见贤思齐的精神,有择善而从的品格,让各种监督更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领导干部才能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让严的标准、实的精神融入心灵深处,从而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哲人说,“能够听到别人给自己讲实话,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大的错误,这实在是福气和造化。”党内不允许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领导干部要习惯于在组织和群众监督下工作和生活。让党内生活严肃起来、认真起来,“三严三实”才有保证,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才能形成,我们党才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