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让人工智能更好造福社会(人民时评)(让人工智能更有温度)
- ·下一篇文章:广东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广东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返乡创业申论文章(返乡创业的困难)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号召,要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各地创业创新之火迅速呈现燎原之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结束自己漂泊异乡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创业,带回了和乡亲们一起致富的希望。然而,走近这些怀揣创业梦想的农民工,却发现一些人正在遭遇创业的困境。
创业是幸福的,因为希望在未来。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东部沿海地区特大城市的就业日渐饱和,城市生活压力高企。而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的发展时逢开局,“创业天地广阔,返乡大有可为”。如此形成的“洼地效应”,成为促使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键要素。同时,伴随着李克强总理的号召,我国近年来简化审批手续,出台鼓励政策,降低创业税费,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最优支持。如果说三十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激发了农民积极劳动的致富热情,那么今天返乡创业环境的优化,则为农民致富照亮了前路。
创业又是痛苦的,因为困难在当下。从城市打工族到农村创业者,创业农民面对的不是简单的角色转换,更有众多难题需要解决。囿于自身知识水平所限,很多创业农民虽然具备一定的创业理想,但却缺乏相关技术,而且部分基层地区创业、办事的环境更是不尽如人意,不但缺乏创业干事的社会氛围,而且办证、贷款等环节离不开人情掣肘。可以说,中小城市“熟人社会”的负面效应,正成为农村创业的拦路虎、绊脚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返乡创业中,希望与困境也需然是并存的。但毋庸置疑,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将农村和农民弃之不顾。农村要发展,根本还要依靠亿万农民,特别是那些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本领的返乡“能人”。只有他们的回归,才能为家乡传递新鲜的思想、创新的技术,真正唤醒农村发展的勃勃生机。相信随着更多敢想敢干的“梦想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与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定能完成地方经济腾飞的目标,将老旧的村庄变成发展的乐土、希望的田野。
返乡创业,不仅消解了“乡愁”,更是将我们对故乡的依恋转化成了发展的动力。从当初“洗脚进城”走出去,到如今“洗脑还乡”来创业,这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回,而是一次精彩的人生转型。尽管创业困难重重,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要强,农业需须强;中国要美,农村需须美;中国要富,农民需须富”,农村发展的脚步如今已是不可阻挡,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民的自身努力下,农村创业发展的高峰即将到来。
【关注中公教育官方微信wwwoffcn,了解更多公考资讯!】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