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时事政治

    政务公开申论范文(政务公开的事例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20:52:23

    按照国务院要求,今年98个中央部门都必须公开部门决算。“政务公开”成为今年政府改革的一个重头戏,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一大焦点。8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这是继2008年国务院颁布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后进一步推进政府改革的重大举措,再次表明中央对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政改革坚定不移的决心。

    我国政府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来,在确定发展方针、出台重要政策、处置突发事件等各个环节,政府都重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一种理念和机制。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专门法的形式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是否应当向公众公开信息、公开什么信息,不是由政府的权力决定的,而是由公众的权利决定的。各级领导干部利用传媒发布政务信息特别是扩大主动公开信息量,动员公众力量、引导社会舆论、平息公共危机、树立政府形象,不仅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必须履行的职责。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网络成为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的主阵地时,政府信息公开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和官员的所有举动,都被公众用放大镜放大数百倍来进行考量,任何问题都无法再回避和隐瞒:官员的腐败行为会被迅速曝光,各种不正之风难以被掩盖,潜规则和陈规陋习无法面对公众的质疑,政府处理问题敷衍了事、避重就轻的做法必须接受公众问责。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执法”等事件,就是按照以往政府应对公众信息公开要求的潜规则来处置的,结果因为发布的信息经不住检验,引发公众更大的质疑。因此,一切和政府工作有关的信息,都必须经得住公开的检验。

    当前,在政府信息公开方面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各级政府和官员在理念、体制、机制以及工作方式上还不适应信息公开的要求,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2007年我国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但是在具体施行中,一些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还不到位。在面对公众的诸多疑问时,政府没有提供充足的、有说服力的信息,对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导致公众的情绪爆发并作出过激的举动。以往政府处置类似事件时,习惯于封闭处理,等到事件处置结束后再将事件内幕对外公开。在信息公开制度下,政府必须适应一边处置一边公开所掌握的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能仅仅将信息公开当作工作压力,被动应付导致问责、下台的负面效果;而是要将信息公开当作推进工作的动力,主动公开,积极应对。应当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入手,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着力构建透明政府、廉洁政府、公共政府、效率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

    重庆市长黄奇帆在接受人民日报评论部采访时,对政务公开的一些观点很有意思,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政务公开的理解。他说: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政务公开是必需的“窗口”和“切入点”,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即用四个比喻来描述政务公开之于重庆的意义。

    一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政务公开这个平台,政府可以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还能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样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是地区发展环境的“风向标”。如果一个地区政务环境好、信息对称,办事效率高、成本低,连同重庆这样的低税费、低融资、低物流、低要素、低物业的“五低成本”环境,更容易产生集聚效应,形成发展合力。

    三是协调化解矛盾的“润滑剂”。通过深化政务公开,建立政府与群众双向互动机制,就能够在协调化解矛盾过程中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也能够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最后,是政府自身建设的“紧箍咒”。政务公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的一项创新,将政府行为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可以增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约束力,促进勤政、廉政、高效。

    公众对政务信息的关心,实质是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为了避免“公开的不关心,关心的不公开”等现象和问题的发生,重庆实践突出了“四个重点”。首先,抓好行政决策公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其次,抓好关乎民计民生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政务公开,让每位政府工作人员都明确职责,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办事,让老百姓都知晓并监督政府是如何办事的、办得怎么样。  第三,抓好面向群众的办事公开,加大教育、医疗、供水、供电、供气、电信、金融、农资、社保等公共领域的办事公开,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质量。另外,还抓好政务公开向基层的延伸,推行乡镇、村级便民服务免费代办制度,重点公开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征地补偿、涉农补贴、扶贫救灾资金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让老百姓心中有本明白账。

    政务公开是一项民生工程,是发展环境的改善工程,也是政府形象的一个标杆,更是加强和创新政府管理的重点之一,必须站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来推动此事。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