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行测 > 时事政治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00:54:28

    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一年一度的多省同天公务员考试就要拉开帷幕了,在这二十多天时间里做好备考工作相当重要,尤其是掌握一些考场上作答的方法和技巧。这对于考生在考试时提高阅读效率、增强作答准确性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针对申论考场上如何提高分数进行指导。

    一、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材料是作答申论的基础,在申论考试时是否能够最短的时间内吃透材料的内容将决定着考生的作答效果。这里考生需要明白两点:一是阅读速度,二是阅读质量。

    考生拿到卷子后,先不要急于去直接阅读材料。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申论题目,对题目有大体了解,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这样考生就会有个大致的阅读重点,阅读时可以在材料中用笔将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划出来,这对后面具体作答题目时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体阅读材料时,我们建议考生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读重点。对于题目中涉及的材料内容、数据前后、重要人物讲话以及重要政治理论表述等等方面的内容需要重点阅读,其余的材料内容可以略读,或者跳过去不读。二是品重点。通过通读一遍材料后,考生会对材料有一个大致了解,与题目相关的材料应该也了熟于心。这种情况下,考生就应该再结合题目去读相关材料,这时候的阅读则是品材料重点内容了,应该说这是作答最关键的一步,必须吃透与题目相关的材料,然后准确的将要点提炼出来。

    二、提高审题质量

    审题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考试时如果审题不清就容易造成答非所问或者答案与题目出现偏差的问题。所以,在作答之前考生一定要审清题意。这里考生还是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题干,二是作答要求。

    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题目只有一问,但是也有两问的情况,这就需要考生阅读题干时提起注意。如2012年9·15公务员考试的第二题:请结合给定资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要求:归纳全面,内容具体,分析透彻,逻辑分明,不超过400字。这道题虽然是一道题,但是其中包含了两问,一是要求概括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二是谈启示。如果考生审题时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其中的问题。再如2012年国考市级申论第三题,题目要求就给定资料4所反映的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具体要求中提到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这说明本题包含两个作答任务,一是概括问题,一是提出对策。

    很多考生对作答要求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出现漏答题目的问题。作答要求中很多情况下除了一些基本的要求意外,还有一些重要信息。如2011年4·24公务员考试的第二题:“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了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阅读本题题目只能感觉这是一道对策题,但是通过审作答要求却可以发现,本题其实还包含了一道归纳概括题,即概括主要问题,很多考生审题时不细心,导致漏答题目,失分则是必然的。

    三、提高采点效率

    采分点是申论获得高分的关键所在,抓好采分点才能使作答全面,条理清晰,如此分数自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的考生考卷上洋洋洒洒铺了很多文字,却不能够很准确地抓住重点所在,忙到最后,即使写得再多也是一样徒劳无功。

    申论,除了文章写作,基本上都是按照采分点组织答案的,所以考生在下笔之前,要先自己大概估算一下,答案有几个采分点,我们认为,一般而言,10分的题目采分点在5个左右,15分以上的题目采分点一般在5~10个左右,但也不排除个别题目有10个以上采分点。大多数考生申论分数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前面几道题回答不够全面,采分点不全或者基本没有采分点。

    四、把好结构关

    在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从国家到地方申论考试均有结构分设计,且分值很高。如果考生把握不好这一点,这个问题将成为他们的梦魇,很可能分值差距就由此拉开。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答案书写习惯,形成结构分的意识,培养申论作答思维。

    通常情况下,在作答前面的小题时,如果题目作答要求中有“条理清晰”、“有逻辑性”、“条理清楚”等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安排答案要点,如总分、总分总等结构。也就是说题目要求概括问题,我们不能一上来就是问题一是、问题二是······而应在前面加上一个概括性的语句,这个概括性的语句最好能够概括接下来要阐述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果做不到这点,也要保持形似。例如,2012年国考省级申论第一题第1小题,题目要求归纳概括“给定资料2~6”反映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在作答时,首句要高度概括:“总体上看,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出现了道德水平下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经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三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

    五、写好文章

    申论文章在申论所有题目中分值最重,字数也是最多。这就要求考生要花很大精力去完成。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题目命制。题目一定要取好,好的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题目的好坏决定着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好坏。因此,考生必须要给文章拟一个精彩的、响亮的题目,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让老师看了过目不忘,一见倾心。

    其次,论点设置。论点的设置一定要有新意,不落窠臼。同时,也要注意分论点要围绕中心展开,要尽量放在段首句,要有力度。

    再次,论证有力。具体论证时,考生可以选取一些典型事例、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这样的话不但使文章论证有力,还能增强文章生动性和可读性。

    最后,升华主题。考生写作时要注意适当升华文章主题,可结合当前一些权威媒体提得较多的热点理论政策,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等。

    六、卷面要整洁

    卷面就好比人的脸,卷面整洁、字体漂亮的试卷,阅卷人会不自觉地打出高分。如果卷面不清晰,会非常影响扫描的效果,有的要点可能你写上了,也会因为卷面的关系,而被忽略掉了。考生要切记,考场上,发给你的草稿纸,不是无用的,一定要拿来组织好答案,写好文章大纲,打好草稿,再往答题纸上誊抄,如果时间不够,也不要在答题纸上勾抹涂画,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书写就好。字迹上,不要求有多美观,只要规整便好。

    最后,提醒各位考生,在考场上,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态,淡定地看待考试,不要因为个别题目不会做,就开始出现焦躁的情绪;也不要因为别人答完的早,而如坐针毡,切记一定要稳住。只有放松心情,以平时训练时的心态去作答,抱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心理去应试,才能在考场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平时所学,才能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