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务员新闻

    国考证监会专业科目考什么内容(国考证监会专业科目考什么啊)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23 21:59:27

    相信熟悉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都知道,国家考试笔试部分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但大多只要求参加公共科目,即实践考试和论文;而一些特殊岗位还需要选修专业科目。比如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立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证监会国家考试考什么专业科目。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证监会全国统考专业科目(金融金融)考试大纲。您可以参考考试大纲了解中国证监会国家考试。测试内容~

    一、考试目的

    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证券期货监管工作所必需的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

    2. 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请财务职位的候选人参加该类别的专业科目考试。金融专业的试题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一)证券期货基础知识

    1. 40道选择题

    2.多项选择15题

    3.不定选择5题

    (2)专业知识-金融

    1. 40道选择题

    2.多项选择15题

    3.不定选择5题

    3、答题要求

    考试均采用客观题,要求考生从每个问题给出的选项中选择答案。考生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作答。试卷或其他地方的答案将无效。

    4. 样题

    (一)单选题(每题给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考生应选择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允许多选或不选。分)

    1.下列哪个选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写?

    答:国内生产总值

    B:NNP

    C:国民生产总值

    D:NI

    答案:(一)

    (2)多项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考生应选择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写在答卷上相应的位置上。多项选择不得分。选择、很少选择或没有选择)

    1.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总值(NNP)

    C:国内生产总值(GNP)

    D:国内生产总值(NI)

    答案:(BCD)

    (3)不定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四个选项,其中一个或多个选项是正确的,考生应选择正确的选项,并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多项选择,将有选择较少或根本不选择则不得分)

    1.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答: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总值(NNP)

    C:国内生产总值(GNP)

    D:国内生产总值(NI)

    答案:(BCD)

    5、考察知识点

    (一)经济学基本原理

    1、供给与需求

    掌握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

    2、企业理论

    掌握生产理论、生产函数、成本和利润。

    3.福利经济学与市场失灵

    掌握一般均衡、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和科斯定理。

    4.宏观经济基本指标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掌握国民收入核算和方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货币与通货膨胀、失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

    掌握评价宏观经济形势、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关系的基本变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五、宏观经济政策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稳定政策、政府债务、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

    6.经济波动理论

    掌握经济波动理论(总需求、IS-LM模型、总供给、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开放经济、经济周期)。

    7.经济增长理论

    掌握经济增长理论(索洛模型、黄金法则、内生增长模型)。

    8.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掌握消费和投资的相关理论。

    9.微观经济学

    掌握消费者选择理论(效用理论、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剩余、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制造商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生产者剩余、规模效应、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价格歧视、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十、本届政府的经济发展思路

    自贸区、负面清单、双循环、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等。

    经济金融工作要求。

    (二)金融基础知识

    1. 货币供求和利率决定

    掌握货币的基本概念(货币的定义和计量、货币等级的划分、货币的功能、货币形态的演变)。

    掌握利率的计算和利率的分类(复利、终值、现值)。

    掌握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货币创造过程的知识)。

    掌握货币需求(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

    2.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掌握金融体系的相关理论(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金融市场分类、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市场)。

    掌握我国金融市场(概念、分类、影响因素、我国金融机构类型、我国金融监管机构)。

    获得有关中央银行的知识(职能、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类型)。

    掌握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证券市场、期货市场、期权市场)。

    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

    3、货币政策

    掌握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社会影响及相关对策。

    掌握金融监管的原则、目标和手段。

    了解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和职能。

    掌握《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

    掌握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容。

    4、财税

    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的主要规定。

    5、外汇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全球化

    掌握外汇、汇率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的概念;汇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了解造成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掌握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特点和我国外汇市场基本情况;掌握外汇管理的概念、类型和我国外汇管理制度。

    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原因和类型;资本流动的作用以及政府干预资本流动的手段;

    掌握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以及主要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责。

    了解我国金融业开放相关情况。

    (三)国际金融危机

    1、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国际金融危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2、结构性金融衍生品的特点;结构性金融衍生品的创新趋势和利弊。

    3、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的新变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对策及影响。

    (四)证券基础知识

    一、证券及证券市场概述

    掌握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资本市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如何正确认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资本市场的监管思路和前景;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防范;如何运用资本,让市场在整个宏观经济中发挥作用;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和科创板市场的区别;债券市场。

    了解科创板重点服务的企业类型、行业领域、上市条件、制度设计等创新点。

    掌握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

    了解证券市场参与者的构成、机构投资者的类型以及各类机构投资者投资证券市场的相关规定。

    掌握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概念和关系。

    掌握证券交易市场的分类、定义、特点和功能。

    了解证券公司的职能和主要业务类型。

    了解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的职能、业务范围和管理制度;了解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和行为规范。

    2. 证券产品——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

    掌握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性质、特点和类型,股票估值和债券估值。

    了解债券和其他固定收益产品的特点和差异。

    了解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参与者、交易方式等基本信息。

    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掌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概念和区别。

    掌握合约基金与公司基金、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定义及区别;交易所开放式基金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基金管理人和托管人的概念、职责以及与基金当事人的关系。

    了解基金资产净值的含义;基金资产估值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基金的投资范围和投资限制。

    3. 证券交易

    了解证券交易的含义、类型和方法。

    掌握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概念和职能;证券清算与交收的主要内容。

    掌握股票价格指数、我国主要股票价格指数的概念和功能。

    掌握国际主要证券市场及其股票价格指数。

    掌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自营业务、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的基本内容。

    了解回购交易的主要内容。

    4、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掌握证券市场监管的含义、原则、目标和手段;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以及证券市场监管机构的主要类型和职责;证券市场自律管理的主要内容。

    五、证券市场对外开放

    了解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发行及上市情况。

    了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的概况。

    主要内容包括“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债券通及指数纳入等。

    (五)期货及衍生品基础知识

    一、期货市场概况

    掌握期货交易、现货交易、远期交易之间的关系;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了解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性质和职能。

    了解期货中介机构、服务机构的职能、性质和作用。

    2、期货合约及期货品种

    掌握期货合约的概念和主要设计原理。

    掌握期货品种的分类;国内外主要期货品种。

    三、期货交易、结算、交割系统及基本流程

    掌握期货交易、结算、交割的基本系统和交易流程。

    4. 期货投机、套利和套期保值

    掌握套期保值的概念、原理和操作原则;套期保值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套期保值的种类、适用对象和范围。

    掌握期货投机的定义;期货投机和套期保值与股票投机的区别;期货投机套利的作用、原理和方法。

    掌握现货套利的概念和应用。

    5. 期权及期权交易

    掌握期权的含义和特点;期权的分类以及各类期权的概念;期货期权合约的主要内容;溢价和执行价格;以及期货期权与期货之间的关系。

    6. 金融期货及金融衍生品

    掌握金融期货和衍生品的概念。

    掌握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类型及应用;股指期货合约的理论价格;股指期货现货套利的类型及应用。

    了解股指期权、个股期权、ETF期权等其他权益衍生品以及主要产品合约内容和设计原理。

    掌握利率期货及衍生品知识。

    七、期货市场监管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期货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 内容。

    八、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以上是关于【证监会国家考试专业科目有哪些? 】,其实,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比较正规的。复习时可以参考以下历次考试内容,学习答题套路。小编相信,这样做好准备的话,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加油,各位考生吧!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