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专家分析申论阅卷老师的评分心理问题(申论阅卷老师是哪些人)
- ·下一篇文章:专家谈语言理解常用近义词组辨析的方法(言语理解 近义词)
2011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公告(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10年11月8日,甘肃省发布了《2010甘肃省公务员考试的公告》,与去年公告发布的时间相比,晚了6个月,《公告》的发布也意味着2010甘肃省公务员招录工作正式拉开帷幕。姗姗来迟的公告,明确了甘肃省考的安排,众多考生的备考更有针对性。中公教育专家细读今年甘肃省的公告,发现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蕴藏着诸多变化,在此,中公教育专家第一时间为广大考生解读公告中的详细信息。
一、跟随2011国考风向,招录条件三大变化
今年,甘肃省公告在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发布,这种时间安排,使得今年的公告有很多政策条件参照国考,同时也意味着甘肃省公务员考试向规范化一步步迈进。
1.年龄放宽
2010甘肃省公务员招录对报考者的年龄做了新的阐述,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即1970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这与往年“标准”的18-35周岁有明显变化,给更多高学历的人提供了有利报考的条件。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政策中在年龄方面出台了新的政策,《公告》中称:“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论坛) 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甘肃省在年龄条件方面跟随国考脚步,积极地做了调整。
2.高校毕业生实习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验
今年,甘肃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另外,报考省直机关的人员,在县(区、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基层工作经历上下足了文章,国家公务员局专门针对“基层工作经验”做了详细的解释,其中就包括高校毕业生实习经历这一项,同时从基层岗位选拔公务员的政策也在不断地推进,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各级公务员考试中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体现出相关部门对于工作经验的要求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掺水,这应当是将来公务员招录和培养的发展方向。
3.四项目人员笔试无加分,安排职位定向招录
2010甘肃省公务员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或“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四类人员,在笔试环节无加分的优惠政策,而在招录职位中安排一定的职位定向招录。与2011国家公务员的政策不谋而合。
二、四级联考,明确减免费用手续办理地点
今年,甘肃省实行市(州)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四级联考,与去年只在公安、法院、检察院系统、司法监狱系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地税局垂直管理的基层单位和乡镇机关进行不同。报名确认时,需要减免考务费用的人员根据所处地点,分别在不同部门现场办理手续:
报考市(州)机关及县、乡机关的在市(州)考录办办理减免费用手续。
报考省直部门及其垂直管理机构的在省考录办办理减免费用手续。
三、《工商基础知识》未出现在专业科目笔试中
2010甘肃省公务员笔试安排在了12月18日,笔试分两天进行,第一天进行公共科目,第二天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公安基础知识》、《税收基础知识》考试,与去年不同的是,专业科目考试中,《工商基础知识》没有出现在考试安排中。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