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公务员新闻

    诚信建设申论范文(建设诚信政府的建议 申论)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0 09:32:43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6申论热点《诚信建设建议》,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浙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首创信用建设指标体系,共由8项指标组成。其中6项为约束性指标,2项为预期性指标。概括起来讲,即实现“六个全覆盖、两个翻一番”。

    信用代码全覆盖。全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赋予终身不变的唯一信用代码。

    “双公示”全覆盖。即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自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县级(含)以上部门全覆盖。

    失信“黑名单”全覆盖。失信“黑名单”指行政、司法机关和依法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认定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名单。目前,有发改委、公安消防、民政、地税、质量监督、旅游、国税、人民银行、法院、检察院等10个部门单位发布失信“黑名单”信息,覆盖率为25%。根据国家要求,到2020年末,全省实现在40个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全覆盖。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全覆盖。根据《省公共信用信息指导目录》,目前完整率为70.3%。2020年末,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完整率达到100%。

    地方信用网站开通全覆盖。目前开通率为31%。2020年末,实现各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区)全部建立信用网站(专栏)。

    “信用浙江”客户端使用全覆盖。目前开通率为15%。2020年末,实现省级部门、设区市及所辖县(市、区)组成部门全部开通客户端并查询应用。

    两项预期性指标分别为:公共信用信息年查询量翻一番。2015年全省公共信用信息查询量为2177.6万次,至2020年力争达4500万次以上,预计年均增长15%以上;信用服务业营业收入翻一番。2015年全省信用服务业营业收入47.2亿元,至2020年力争超过100亿元,预计年均增长16%左右。

    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推进“诚信建设”的建议。

    【参考答案】

    措施:一、科学优化信用信息使用。客观如实记录公民、法人信用行为,按主观故意、主观恶意、非主观故意等情形,分别对失信行为进行情形惩戒,杜绝金融领域使用“毛信用信息”作为惩戒相对人的依据。二、加快建设对不诚信行为人的惩处和对守信人的表扬奖励的社会环境。政府设立权威部门,为每个人建立诚信档案,让每个人牢记失信受罚,自觉守信。三、提高惩戒力度,完善法制建设。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做到让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要在阳光下运行。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