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行测真假推理矛盾关系(真假矛盾推理)
- ·下一篇文章:大学慕课学完了任务还有显示没完(慕课结课考试占多少分)
贵州省历史事件(2018年12月贵州历史会考)
备考2018年贵州公务员行测考试,今天,我们来学习《常识判断》有关于历史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有大量细化的知识点,对于广大备考贵州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同学而言,需要大家花更多精力去准确掌握。本部分内容主要归纳了从中国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历史事件,均为常识类考试的重点内容,属于各位同学在备考当中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也就是所谓的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根据对近年来联考《常识判断》这一模块的真题总结、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联考当中有关于历史部分的内容,在联考当中的命题思路主要表现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在此,我们建议各位同学在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对于于历史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以及准去记忆历史事件前后联系的顺序。
1、牧野之战
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击败商军,商亡,建立西周。
2、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楚晋之争,晋国退避三舍。
3、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赵魏之战,齐国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4、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歼灭魏军的伏击战。
5、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赵括纸上谈兵,大败。
6、陈胜吴广起义
秦末,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7、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
8、刘邦建西汉
公元前207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9、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行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10、七王之乱
汉景帝时期,晁错上书撤藩,引起七王叛乱。
11、汉武盛世
行推恩令、盐铁令,政权、财政权集中于中央;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
12、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建立新朝,西汉亡,爆发绿林、赤眉起义。
13、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
14、班超治西域
73年,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
15、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
16、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17、赤壁之战
208年,孙刘联军战胜曹操。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18、司马炎建西晋
司马昭废魏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5年,其子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19、淝水之战
东晋战胜前秦,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20、孝文帝改革
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21、开皇之治
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帝自立,国号隋,定都长安,建元开皇,开创一代盛世。
真题演练:
下列战役与成语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B.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C.赤壁之战——投鞭断流
C.淝水之战——草木皆兵
解析:本题为选非题。了解“投鞭断流”典故的考生可以直接选出。但相对于C项,A、B、D选项更加基础,可用排除法选择。淝水之战,东晋战胜前秦,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