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网络直播 申论(直播 申论)
- ·下一篇文章:耕地保护对粮食安全的意义(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让乡村教育重回课堂(让乡村教育更高效)
【背景链接】
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于2019年1月1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100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20名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入选者接受颁奖。在颁奖典礼的首场活动“重回课堂”上,马云、单霁翔、惠若琪、宋小宝等人与获奖教师、校长重新返回课堂,体验乡村教师的坚守与付出。
【题目预测】
近日,“马云乡村教师奖”的颁奖典礼在海南举行,多名乡村教师及校长获奖,期间多个明星参与了“重回课堂”的活动。对于“马云乡村教师奖”这一活动,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观点:当前,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前沿地带,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马云乡村教师奖”这一活动,让乡村教育重回课堂、回到乡村,对我国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背景:关于乡村教育,时下最流行的莫过于“考大学”。在他们看来,只有考上大学,才有望走出去,离开农村。而这样也只能改变个别家庭的贫困面貌,却无法立足于整个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一方面,从当前乡村教育的办学模式来看,主要是采取升学教育模式。这对少数农村家庭是管用的,培养了一个大学生,家庭的日子就好起来,但对于没有培养出大学生的家庭,则没有多大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即便农村家庭花费大量金钱培养一个大学生,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够在城市找到好工作并再经济上回报父母。因此,这样的方式所起到的扶贫作用将十分有限,而且可能让乡村教育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
另一方面,从乡村教育的内容来看,乡村学校的课堂,很多只是教给学生升学的知识,而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也都是以升学为目的,而不是学习建设乡村的技能,这让那些考大学无望的学生早对乡村课堂没了兴趣,则早早选择辍学,外出打工。这样的乡村教育纸绘发展的越来越差,始终无法改变当前教育落后的现象。
积极意义:马云基金会实施的乡村教育计划,针对的正是乡村学校在升学竞争模式之下的薄弱环节。首先,这一计划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教师、校长扎根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其次,加大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能够在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上提高课堂效果;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乡村教育模式,能够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对策:因此,为了更好地让乡村教育回归乡村,需要多方发力。首先,政府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落实好各项振兴乡村教育政策。比如,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的积极落实。其次,企业家们应积极投身乡村教育精准扶贫,也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教育扶贫,投身教育扶贫,让每个乡村孩子都拥有接受好教育的机会。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村地区开展专题宣讲会等,让崇尚技能的想法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崇尚技能而非学历的社会氛围。
公考资讯网提示各位考生,面试备考时间紧张,快速有效地掌握面试方法才是关键。什么是最成功的面试?如何克服面试紧张、说话结巴的情况?面试优秀回答和一般回答的差别在哪里?【2019】面试系统课现已上线,全方位展示面试考试流程、解读面试评分标准,培养你的个性化高分答题语言!
相关文章:
第1篇 湖南省税务局2021公务员招考(湖南省税务局招考公务员) 作者:admin
本报讯湖南省地税系统2006年招考公务员共计140名,报考职位为A类,各市州报名时间已确定为2月22日至25日(具体岗位见中缝D3)。报考条件为:有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科学历年龄在28周岁以下(即1978年1月1日后出生),
第2篇 贵州省公考(2021贵州公务员报名比例) 作者:admin
省直机关及垂管系统职位首日1405人报考.公务员报考“降温”?昨日,是公务员招考报名的第一天。此次全省共招2671人,其中省直机关和垂管系统共招900人。在往年,一天甚至有五六千人报名。据招考办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报名结束,省
第3篇 取回权法条(取回权司法解释) 作者:admin
【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商法之取回权(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2.取回权的种类(1)一般取回权与特殊取回权。适用破产法概括性规定的取回权为一般取同权。适用破产法特别规定的取回权为特殊取回权。破产法第38条规定:“人民
第4篇 常德书记员招聘2021(常德法院书记员工资待遇) 作者:admin
为充实全市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队伍,加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服务保障,根据工作需要,经研究,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常德市人社部门、辖区9个基层人民法院决定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
第5篇 用科技推动文化破壁(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作者:admin
当韩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席卷中国的文化市场时,国人或欢欣、或忧虑。忧虑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沦为“吃货”节;博物馆门可罗雀,众多非遗文化无人继承……这足以引起反思: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传统文化该何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