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申论范文:正确理解“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

    作者:康彦宇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2 06:57:28

     全球化的发展是否排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民族国家的振兴是否会阻碍全球化?什么样的民族主义和民族精神与对外开放的心态是并行不悖的?

      在关于全球化和民族精神的讨论中,民族主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讨论中主要有这样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是用全球主义来拒斥民族主义,认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主义已经过时,即使塑造民族精神,也不能过多强调民族主义;另一种是用民族主义来对抗全球主义,认为全球化无论怎么发展,也不能取代民族主义,离开了民族主义就很难有民族精神。这就涉及如何看待全球化条件下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如何看待民族主义的问题。

      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很难作出唯一的解释

      在当代语境中,民族主义至少有这样几种基本涵义:一是作为强烈民族意识的民族主义,即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表现出来的认同、归属等强烈情感和持久意识,它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心理;二是作为社会思潮的民族主义,即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维护本民族利益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政治诉求和社会潮流,它在不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焦点和兴奋点;三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即为谋求民族权益而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对外关系上形成的一套行动准则和价值观念,它往往成为一个民族对待民族问题和国际问题的重要战略和策略思想。尽管对民族主义有多种理解和解释,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它一向被看成是维护民族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黏合剂和社会力量。

      马克思在阐述“世界历史”思想时,对民族主义有其独特的看法

      马克思对民族主义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予以审视的。在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世界主义”成为一种理论时髦,许多学者和思想家都高谈阔论“世界主义”,但他们所讲的“世界主义”不过是“日耳曼民族主义”的翻版。马克思对狭隘民族主义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是从真正的世界主义立场上来看待民族主义问题的,并把各国具体事务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看作是内在一致的。“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他们的全部价值仅仅在于:每个民族都为其他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发展的一个主要的使命(主要的方面)。”因此,马克思并不是一般地批判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他所批判的世界主义是虚假的世界主义,所批判的民族主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里,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显然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讲世界性时不要忘了民族性,讲民族性时也不要排斥世界性,这就是考察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列宁是怎样看待民族主义的

      继马克思之后,列宁对民族主义有较多的研究。列宁视野中的民族主义,与我们今天所讲的民族主义不尽相同。

      对于民族主义,列宁不是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的,而主要是从特定的意义上来看待的。在列宁看来,民族主义始终是和资产阶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民族主义,就其基本意义而言,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即煽动、驱使人民排斥、歧视以致压迫、掠夺其他民族,借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列宁虽然明确反对这种民族主义,但又不是笼统地无原则地反对和抵制民族主义,而是对民族主义给以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首先,列宁指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不能把所有的民族主义混为一谈。为此,必须在原则上划清这样的界限:“在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反对压迫民族这一点上,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加以支持,而且比任何人都更坚决,因为我们反对压迫是最大胆最彻底的。当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极力主张自己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时,我们就要反对。我们反对压迫民族的特权和暴力,同时丝毫也不纵容被压迫民族谋求特权。”这就是说,应当支持的是进步的民族主义,反对的是反动的民族主义。

      其次,应当注意鉴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良莠成分,并对其积极因素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针对卢森堡醉心于反对波兰民族主义而忘记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观点,列宁中肯地指出:“每个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都有反对压迫的一般民族主义内容,而我们无条件支持的正是这种内容,同时要严格地区分出谋求本民族特殊地位的趋向,反对波兰资产者压迫犹太人的趋向,等等。”在这里,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应当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谈得一清二楚。

      因此,不能简单说列宁全盘否定民族主义。当然,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已经有了新的内涵,不完全等于列宁所讲的民族主义,因而不能简单套用和照搬列宁关于民族主义的一些提法和结论,应当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加以新的理解和阐释。

      我们决不回避民族主义,但我们所要坚持的是健康的、进步的民族主义

      既然民族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可以代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倾向,因而很难抽象地肯定或否定民族主义,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分析。

      目前,民族主义有时被区分为极端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进步的民族主义;也有时被归结为病态的民族主义和健康的民族主义。这样一来,对民族主义就不能作单一化的理解,应当加以辩证分析。也就是说,我们决不回避民族主义,但我们所要坚持的是健康的、进步的民族主义。

      就民族精神建设而言,必须正确对待民族主义并恰当处理好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民族精神主要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它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升华和凝结;而民族主义则是一种融民族情感、民族思想和民族运动于一体的社会思潮和行动准则。在二者关系上,一方面,民族主义渗透着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民族主义运动又是民族精神展示的舞台。由于民族主义常常是一把双刃剑,因而积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可以振兴一个民族,消极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会葬送一个民族。这样,在民族精神建设问题上,不能无原则地强调民族主义,应当坚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进步和人类进步的民族主义。

      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非常重要

      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西方一些人对中国提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深感不安,认为中国在大搞民族主义;一些“全球主义”者也极力主张“民族国家”的观念应当放弃。全球化的发展是否要排斥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和民族国家的振兴是否会阻碍全球化?只要不持偏见,这样的问题是不难理解和回答的。

      从现象上看,全球化确实在经济、文化上使得国家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赖于世界的整体发展。但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民族精神的存在也不合时宜了。就以民族国家来说,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言,维护民族国家的界限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利益,比之超越这一界限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水平。与之相应,民族国家的观念也不能抛弃。由于国家间的界限没有消失,这些界限和差异就必然会在一定条件下激发出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在利益差别明显存在的情况下,要急于取消民族国家的界限,反对民族精神的倡导,事实上是不可能、不现实的。现在我们倡导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决不是要搞什么极端民族主义,更不是要称霸世界,而是要自信、自立、自强起来,加快自己的发展进程,争取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这与西方一些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

      当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冲破狭隘的民族视野。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快速而健康的发展,不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必须适应全球化的潮流。民族精神的发展也是如此。这就要求以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来对待本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发展。为此,必须克服那种与全球化潮流不相适应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这种观念似乎将本国利益与价值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利益与价值,它限制了人们的视野,放弃了合理因素的吸取,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应当树立一种合理的、开放式的民族主义观念,因为只有这样的观念,才能既适应全球化的潮流,又有助于本国民族精神的塑造。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